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17年底,在万众期待中西成高铁顺利开通,一日川陕通行,蜀道不再难,备受川陕乃至全国诸多人士关注。   或许,时间才是最好的作者。作为媲美航空的出行方式,高铁迅速成为网红交通工具,以陕西为例,陕西2017年全年动车运送旅客超3200万人次,西成高铁媲美公交。2018春运大数据报告显示,高铁成为春运热词,高铁、航空齐发力,空铁联运仍是长期方向。其实,高铁的发展有利于航空提升服务质量,有利于航空旅客通过铁路向大型枢纽机场聚集,通过共存互补形成大交通体系,空铁联运,正当其时!   高铁开通前夕西安成都航班突然减少 曾引发激烈争论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以来秦岭巴山崇山峻岭,从陕西进入四川沿途道路崎岖、山重水复、交通不便,进入新时代,随着铁路开通和航线开通,更加便利。对众多往返西安与成都间的乘客而言,航班仅需一个多小时,是首选的出行方式。   笔者在陕西西安工作,多次前往成都。对西成高铁也颇为熟悉。   以前,从成都坐火车往返西安,有T7、K165等多趟列车,沿途大多经过宝成铁路,沿线山大沟深,隧道众多,单程一般在10多个小时,手机经常没信号。   西成高铁2012年10月正式投入建设,计划2017年年底开通运营。设计速度250km/h,客运里程643km。开通后,西安至成都铁路运营时间,由10多个小时缩短至3小时。高铁乘客可以上午在西安市区旅游观光,然后坐上高铁,当晚即可到达都江堰、青城山夜游。虽然乘客从2017年春天夏天到秋天,千呼万唤期待万分,但一直没开通。   谁也没有料到,进入2017年冬春航季后,不少乘客在民航局官网的互动交流版块吐槽,很多航空公司取消了西安至成都间的直飞航班。从10月29日起,原来每天的十多个直飞航班几乎集体停飞,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航班。其余涉及两地的航班都需要转机,原本1个多小时的行程,往往需要6个小时以上,旅客出行非常不便。   随着乘客吐槽、媒体报道,公众出行极大不便,引发轩然大波。有人说与执行冬春航班有关,有人说高铁还没开通就逼停直飞航班,有人吐槽说航空公司太任性。有人说,航空公司预判到西成高铁开通后带来的冲击,换季时调整航班计划,符合市场规律,无可厚非。   随后,在媒体采访中,有航空公司承认因为高铁开通就取消了相关航班。   社会热议、民众不解、专家分析,民航解释,一系列讨论都在围绕高铁与航空的竞争。   各界关注引起了媒体报道和管理部门的重视。在航空主管部门介入调查后,多条成都与西安的直飞航班已恢复运营。2017年11月初,众多直飞航班陆续恢复。11月,民航局对媒体表示,西安至成都往返航班已增至每天13班。   纷争背后反映出高铁和民航沟通不足 构建大交通体系迫在眉睫   西成高铁开通以后,社会关注旅客数量,西安往返成都的旅客,坐上高铁去吃火锅、旅游玩耍等等。   似乎,在西成高铁开通之后,各界目光更加关注高铁,航空公司被暂时遗忘了。涉及西成高铁和航空公司的相关报道明显减少。   直到2018年3月29日,有陕西媒体报道说,西安飞成都航班4月起每日1班。随着夏秋航季的到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加大航班密度,快线总数达20条,个别国际航线票价不足千元。   计算经济账、时间账  西成高铁开通旅游成本直降20%   从一些旅客的反馈看,由于机场大多在郊外,跟主城区距离较远,市区到机场的轻轨仅有北京、上海等为数不多的线路,无论乘大巴还是开车,乘飞机出行时间成本较高。商务及旅行的人大部分更在乎的是效率,效率和成本之间平衡了,机票贵才有价值。   而高铁站受益于地铁开通,基本上能够跟地铁无缝对接,换乘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从实际看,航班更容易因为天气原因和排队、举办重要活动等原因延误甚至取消。对中程旅行的旅客来说,更容易考虑高铁。只有一千五百公里以上的出行者,才会选择乘坐飞机。对于中短程旅客来说,除非机票出现白菜价才会考虑飞机,这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时间、费用大幅节省,一种新的双城旅游方式也迅速兴起。根据携程旅游发布的《西成高铁双城旅游报告》,这种一次游两省的国内游新方式备受欢迎。旅游数据显示,西成高铁开通后,旅游成本直降20%,一次游两省受欢迎。   这份数据显示,高铁开通不仅仅方便成都、西安市民相互旅游,对于北京、上海等全国的旅游者也有了新的选择:成都+西安连游,一次体验两个旅游大省。开通上线短短几天,选择双城相关跟团游、自由行产品的游客,环比开通之前增长了3倍。多数是外地旅游者选择一次游两省的新产品,还有部分游客是原本在成都或者西安,临时改变计划,网上预订当地游去尝鲜。   此外,高铁助旅游成本直降20%,双飞游也降了四五百。随着高铁开通,两地之间的机票价格明显下降,双飞游价格下降了400到500元,降幅达到20%左右。   4个小时的直达时间节省了双城间的交通成本,便于游玩行程把控。原来上海、北京等各地游客去陕西或者四川,基本上都是双飞一地游,以4到6天为主,人均费用一般在2000元到3000元不等。现在飞机+高铁两省连游,时间5到8天,平均增加了2天,费用一般在4000元以内,比分别去两次更省钱。   航司财报坦承高铁影响   2018年3月底,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三大航空企业陆续发布2017年财报。三家航空公司合计实现营收3505.73亿元,均呈增长态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5.06亿元,东航增幅最大达40.91%。   面对中国国内高铁在2017年迅猛发展的态势,三大航空央企在年报中不约而同提及来自高铁对未来业绩的影响。   南航认为航空运输与铁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方面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不断完善的高铁网络预计将对航空客源的增速有进一步影响。本公司与高铁网络重合的航线(特别是800公里以下的航线)的经营业绩在未来将受到一定冲击。   国航认为高铁的替代影响将趋于稳定。其在年报中表示,高铁虽凭借票价及准点率等优势对800-1000公里以内的航线具有明显的分流影响,但航空公司通过调整航线网络和布局结构,降低了高铁的影响。   在中短程运输方面,国航方面认为,高铁以高频次、低票价、准时、快速、便捷、舒适成为人们出行选择的主要方式,航空运输相对处于劣势。短期来看,高铁既有线路在实施跨线经营、整体提速、增加频次、延长运营时间等措施后加剧了对航空的分流;长远而言,高铁将改变中国经济地理版图,高铁与民航的竞合关系将使空铁联运成为打造国际枢纽的有力支撑。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相关说法有理有据,提前告知,态度坦承。   高铁分担了部分载客压力 与民航互补互助   在交通业界,高铁对民航的这种影响被称为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深度影响短程航线,只要因为高铁的竞争导致某条航线停飞,以后难以恢复。   例如,北京至天津航班,由于地面运输的发展被替代,也不可能再恢复通航。武广高铁(武汉至广州)开通后,海航、深航相继退出广州长沙航线,南航每天提供3个航班,较之前减少了一半以上;京沪高铁开通后,也有多条航线停航。   高铁与民航的关系,除了以上所说的替代效应外,还体现在前者分担了后者的载客压力。   笔者查询民航总局官网看到,2017年9月19日,民航局发布《民航局关于发布把控运行总量调整航班结构 提升航班正点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从调控航班总量、优化航班结构等多条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民航航班正点率。其中提到组织开展空域容量评估,民航局空管办按照职责,组织研究确定空域容量评估关键指标和评估方法,逐步开展空域容量评估工作,统筹空域容量与机场容量管理工作。   高铁里程迅速增加的同时,近年的航线里程保持2位数的增长速度。在消费升级、商务、旅游群体乘飞机频率提升的如今,民航与高铁的发展可谓是齐头并进。   而且,因为建设成本等因素,目前高铁并未完全覆盖每个城市。航空公司还有大量发展空间和客源。   空铁联运取长补短协作配合合作共赢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技术革命深度改变着经济社会和交通出行市场格局。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有了高铁,坐地日行八万里不再是梦想。高铁优于普通列车的是速度及舒适度,高铁优于民航的是票价和准点率以及大件行李的携带。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代发展和技术革命大趋势浩浩荡荡。面对高铁的竞争,不妨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其中,发展空铁联运,利用高铁网络,增强航空网络的弹性,互相协作、取长补短,打造更有竞争力的大交通体系和综合性交通枢纽。   机场的大巴车和高铁站点就可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共同为旅客提供星级服务。从高铁站去机场往往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中转、换乘、接驳。比如,西安北高铁站位于西安北郊,离西安咸阳机场距离较近。一些出发或到达地点非省会城市的旅客,从外地往返西安往往需要从机场到高铁站,可以探索高铁联运,前期可以采取票证互认等方式,比如持飞机票乘坐高铁,或者持高铁车票乘飞机可以享受一定优惠,或者行李托运等。另外,高铁常旅客、飞机常旅客也可以合作共享,延伸服务,吸引客群。   很多人出门、回家,基本都需要做两到三种大型交通工具。特别是春运期间,什么票都不好买,可以尝试火车、飞机、汽车联程,探索智慧出行和旅行方式。   从国内市场看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到上海虹桥车站,地铁和公交车可以到达。可实现空铁换乘,换乘高铁和飞机,因为上海虹桥站紧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西侧)。 上海虹桥站集高铁、机场、地铁、城市公交、长途汽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构成功能齐全的亚太第一综合性复合型交通枢纽。目前因为选址、线路等主客观因素,其他城市难以实现,新建高铁站或可尝试。   从国际市场看,法航还考虑投资运营高铁。在巴黎奥利机场,如果所乘航班满足条件,还可以免费乘坐接驳高铁站和出租车。还有相关的飞机+火车联程旅行方案,不妨从法国航空取经,适当参股高铁、开发建设,实现利润共享。鼓励民航与高铁错位竞争,更要鼓励民航和高铁协作配合,协调沟通论证完善,共同构建大交通体系。   三人行必有我师。时间紧,任务重。由于主客观各类因素,以及资料掌握和渠道等因素,笔者所知有限,认知难免存在不足甚至谬误。知易行难,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跟志同道合的人士互相切磋,择机研讨,共同提高,为大交通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