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18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密集地分布着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等民用机场,机场密度之大全球罕见。   省人大代表、深圳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育德建议,加强珠三角各机场之间的协同合作,联手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要支持深圳机场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现状:广深港机场客货吞吐量居全球前列   罗育德说,机场是国际交往门户,也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从全球领先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经验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必然需要打造与之配套的世界级机场群。   他说,据统计,包含香港、澳门在内的泛珠三角区域机场群已具备建设世界一流机场群的基础:现有设施客运处理能力达到1.7亿人次,货运处理能力达到1200万吨;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017年,机场群航线总数达到702条,其中国际航线数量超过300条,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机场群地位持续提升,广深港三大机场客货吞吐量均排名全球前50,已位居全球机场群前列。   瓶颈:空域资源紧张 协同发展滞后   罗育德也指出,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发展也面临诸多瓶颈和挑战。   一是航空供需矛盾突出。珠三角地区人口密集,区域内每百万人拥有的机场数量为0.09座,远低于伦敦的0.57 座以及纽约的0.39座,且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航空保障能力存在较大缺口。   二是空域资源极度紧张。区域内航空市场需求与空域资源之间存在巨大反差,随着客货运吞吐量不断增加,空域资源瓶颈愈发凸显,航空公司面临有市场、无时刻的窘境。   三是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滞后。机场之间连接通行效率较低,难以实现快速高效衔接,无法保障旅客中转效率。珠三角各机场分属于香港、广州和珠海进近管制区,在进近管制、航线开通等方面缺乏有效协调。   四是国际化发展程度亟待提升。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迫切需要不断加强国际航空通道建设,加强与全球金融中心、创新中心城市的互联互通。例如深圳机场近年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客货业务取得长足发展,但国际业务发展严重滞后,与深圳外向型创新型的经济结构匹配不够,航线网络国际化水平亟待提升。   建议一:从顶层设计着手推动湾区内机场携手共赢   罗育德说,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人均乘飞机出行次数约为0.85次,虽然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全球发达湾区相比,仅相当于东京湾区的1/3,纽约湾区的1/4,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他建议,由省政府牵头,会同民航局,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沟通协商,共同出台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相关举措或实施意见,有效统筹各机场协同发展,实现大湾区内各大机场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特别是要支持珠三角机场群依托于城市定位的差异化发展,以市场主导为原则,综合区域内各方发展需求,保持各大航空枢纽适度竞争,统筹规划多枢纽机场发展空间,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总体格局。   珠三角飞行密度全球罕见,80%的飞行流量集中在不足6800平方公里的狭小空域范围内,空域十分紧张。罗育德认为,需要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突破这一发展关键瓶颈,为珠三角机场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他建议由省政府统筹,进一步优化珠三角地区空域资源配置,在国际航权资源分配、航班时刻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珠三角各大机场更多支持。   建议二:构建机场间区域立体交通网络   作为一个GDP超过两万亿元的大城市,深圳机场却还仅是干线机场,与城市发展严重不匹配,这是许多人的共识。罗育德建议,支持深圳机场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补齐国际航线偏少的短板,方便深圳及周边市民出行,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引擎,也为加快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   罗育德还表示,机场之间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和协同发展的短板,建议加强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构建机场间区域立体交通网络,实现珠三角区域各机场间地面衔接的高效顺畅,确保航空客货运高效集散。同时,强化机场与轨道交通、高铁、公路、港口等交通方式衔接,形成水陆空铁高效协作、相互支撑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机场的交通综合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