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枢纽昂起开放龙头郑州航空港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杨凌 这是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奋发有为的5年GDP年均增速29.5%,经济总量5年增长7倍。 这是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不断进取的5年进出口总额完成482亿美元,占全省总量六成以上;招商引资连续5年实现超千亿。 这是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腾飞崛起的五年临空产业在全国空港经济区中单项排名第一,综合竞争力超过天津、深圳、武汉。 开放龙头高昂,发展动力澎湃。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初步成为河南最大的对外开放品牌和带动河南融入全球经济循环的战略平台。 航空港实验区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 空中丝绸之路 的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大枢纽,推进大开放,加速实现国务院赋予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战略定位。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延明明确表示。 打造大枢纽 全面融入一带一路 不靠海、不沿边,内陆开放要靠丝路和蓝天。 乘东风,抓机遇,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加快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开通航线197条,其中全货运国际航线21条,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经济体。双枢纽建设快速推进,卢森堡货航每周航班量由2014年最初的1班增加为15班。8月9日,以世界时装零售巨头Inditex集团郑州分拨中心首架进口服装包机顺利落地为标志,Zara郑州时装分拨中心正式运营,河南与欧洲经贸交流进一步加强。 以机场二期投用为节点,郑州机场进入双跑道、双候机楼时代,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初具形态。进出航空港实验区的三纵两横高速路网与三横两纵的快速路网基本建成投用,郑州南站配套建设高铁物流基地和空铁联运体系,未来将形成空铁一体客货兼顾的高铁站,枢纽集疏能力、货物分拨速度、空铁衔接效率将大大提高。郑州机场国际物流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一单到底、物流全球更加便利。 数据显示,2016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完成2076万人次,较2011年翻了一番;完成航空货运量45.7万吨,是2011年的4.4倍。今年1-8月份,郑州机场客货吞吐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客货吞吐量双双跃居中部第一,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占比超过65%。 一个内畅外连、沟通世界的立体交通枢纽正从蓝图变成现实。 构建大口岸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今年9月11日,首批新西兰冰鲜牛肉在郑州航空港通过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入中国,成为目前我国内陆首个新西兰冰鲜肉进口口岸。今年前7个月,该口岸已进口肉类738批、1.83万吨,货值3841万美元,三项指标同比增长16倍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内陆肉类口岸。 口岸是开展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内外资项目落地的天然平台。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航空港实验区把口岸建设作为打造郑州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关键举措加快推进。目前,新郑综合保税区三期建设全部完成,业务功能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选择性征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返区维修、港仓内移等创新,2016年以3161.1亿元的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综保区第一名。 建成电子口岸、口岸作业区与肉类、活牛、鲜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邮政等特种进口商品指定口岸,构建起我国内陆种类最全、功能最强、效率最高的立体口岸体系,大口岸体系已然形成。郑州机场航空口岸功能持续升级,实施了7 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口岸作业区实现区港联动,时间成本节约2/3。53项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已复制推广47项,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正式实施。 随着药品口岸、植物种苗口岸等重大开放项目的推进,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口岸逐步实现的互联互通,郑州内陆大口岸的综合优势将更加凸显,口岸经济发展水平将不断提高,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对外开放高端平台将在中原大地崛起。 (原标题:大枢纽昂起开放龙头郑州航空港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