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下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现已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得到全球政商领袖们的关注和认同并已开始着手实践,特别是能惠及广大的欧亚非的发展中国家。民航作为国家经济战略行业,如何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如期实现?如何打造空中丝路(与一带一路地理相重叠的民航运输服务)?民航各主体的发力点在哪儿?民航行业究竟需要做点儿啥?笔者做了粗略梳理和思考。   民航局需发力航权   民航运输的国际性特征和民航国际公约规定,两个城市要开辟国际航线必须由两国民航管理当局签署协议,授予彼此指定的航空公司相应航权。中国民航局应积极行动,增加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民航管理当局的联系,在新增航点和加密航班上下功夫,率先为空中丝路构建扫清制度限制因素。往返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中亚、东欧、中欧等区域国家的航权增加和扩张急需提速。   空管局需推广技术   航权有了,能不能飞得成还要看航路是否顺畅。打通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相配套的空中丝路需要稳定、高效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作为保障。在此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业已成网,急需扩大其应用领域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民航空管局应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领域应用技术为核心,牵引国内知名空管装备制造厂商组团走上一带一路,让空中丝路的开辟用上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   航空公司需投放运力   航路建了,能不能通还得看航空公司投入的运力多少。纵观一带一路涉及相关各国的航空公司实力着实一般。我国航空公司凭借自身多年在市场化、国际化实践中积累经验是可以在运营层面形成对相关外国航空公司的比较性优势,飞出去受到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另外,一带一路相关各国特别是地处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均距我国较近,我国航空公司可以在该航线上使用窄体机型,这将有效分流目前国内市场相对过剩的窄体机型运能,全面提升航空公司的平均座公里收益,同时有助于降低国内航线的竞争,提升平均票价。   机场集团需输出管理   航班通了,提升空中丝路的服务水平还需要优质的管理。以首都、上海、广东为代表的我国机场集团的管理能力俨然已经位居全球航空业界的前列。可以效法首都机场集团在国内管理众多省市机场集团的做法,大胆走出去。我国机场集团有实力并有能力可以通过托管、参股等形式,将更符合一带一路相关各国机场发展阶段特征的机场实用管理理念、方法和标准向国外输出。   院校协会需增强合作   服务优了,能不能持续高效运行还要看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跟进程度。民航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应该积极配合空中丝路的构建,有针对性的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例如,在民航特有专业人才联合培养、行业管理标准研究和制定等具体项目上,双边和多边均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综上所述,可以期待以民航局为先锋,空管局、航空公司、机场集团为主力,院校协会为后援的中国民航,将会以协同创新为路径,最终圆满完成空中丝路的规划和建设。空中丝路将有望成为民航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落实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民航作为国家战略行业,保障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是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