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日前密集批复了一批地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民用航空项目占较大比例。 在7、8月份,发改委集中批复四个机场项目可行报告,包括广西玉林民用机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项目、湖南湘西民用机场、贵州威宁民用机场,投资规模总计约460亿元。 发改委投资所投资体制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民航建设投资增速加快,跟审批加快有关,是为顺应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电商物流等航空需求加大等趋势。 他说,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很多地级市人口比较多,对民航建设需求比较大,民航建设仍有较大空间。 加速地级市机场布局 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民航建设累计投资470亿元,同比增长27%,保持较高的增速。 2017年初,全国民航工作会议透露消息,今年民航业将着力完成八项任务,其中之一是着力提升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其中就包括强化机场网络功能,努力打造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扎实推进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加快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实施,推进昆明门户枢纽机场建设;提升区域枢纽机场功能;完善中小机场建设等。 9月6日,据首都机场集团总经理刘雪松介绍,投资总量接近800亿元的北京新机场项目,目前工程进展顺利,主体已经封顶,指廊主体完成,飞行区各项建设内容正在积极推进。 前7个月,从发改委批复的重大工程项目来看,民航领域包括新建黑龙江绥芬河民用机场(投资额约11.3亿元),以及北京新机场的场外供油项目(投资额约24.8亿元)和航空公司基地项目(南航基地和东航基地合计约280亿元)。 新的项目还在不断推出。7、8月份,发改委集中批复了四个机场项目,包括广西玉林民用机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项目、湖南湘西民用机场、贵州威宁民用机场。 其中,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投资总额约410.5亿元,项目预计2030年完成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的目标。另外三个地级市新建民用机场项目,包括年初获批的黑龙江绥芬河民用机场,投资额度相对较小,集中在14-18亿元。 吴亚平表示,乌鲁木齐机场扩建是顺应一带一路的需求,打造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投资规模相对较大。而地级市规划的新建支线机场,由地方政府主导,主要进行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他进一步平表示,地方政府对民航建设投资积极性较高,这些支线机场都纳入了国家规划。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满足消费升级、旅游等方面需求,地级市支线机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属于补短板的范畴,也是扩大投资方面比较好的抓手。 五年新增超50个民用机场 不仅是今年的民航工作要重点抓机场建设,按照2016年12月份,民航局、发改委、交通部三部委印发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至2020年,新增布局一批运输机场,建成机场超过50个,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60个左右。 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为175个,2015年增加到207个。要完成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要新增53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发现,新建机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2016年发改委审批通过的新建民用机场项目,包括大兴安岭鄂伦春民用机场、重庆武隆民用机场、成都新机场。 2015年发改委审批通过的地级市民用机场数量达到10个,包括青海祁连民用机场、湖南岳阳三荷机场、黑龙江三江民用机场、四川巴中民用机场、黑龙江五大连池民用机场、新疆莎车民用机场、新疆若羌民用机场、内蒙古乌兰察布民用机场、甘肃陇南民用机场、湖南邵阳民用机场。 这些地级市新建民用机场投资规模基本不超过18亿元,个别甚至不到10亿元。 有交通领域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力发展民航业,这跟国内消费升级有关,原来大家出行多选择火车、高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民航出行需求提出更高要求。 民航十三五规划也指出,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航空出行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将显著提高,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为主流。电商、快递、现代物流迅猛增长,航空货运需求的市场基础进一步扩大。 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民航业旅客运输量达到2.6亿人次,同比增长13.4%;货邮运输量达到329.2万吨,同比增长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