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鄂尔多斯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自治区第4家、全国第71家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机场,开启了鄂尔多斯机场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与此同时,自治区《呼包鄂协调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下发,明确了鄂尔多斯航空枢纽的定位。这不仅给鄂尔多斯国际机场航空主业新一轮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外部机遇,对内蒙古构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更对辐射带动蒙晋陕甘宁等西北地区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具有深远影响。   全力推动航空网建设提速   近年来,鄂尔多斯机场不断加快航线网络布局的进度。特别是在自治区提出抢抓 一带一路和向北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下,鄂尔多斯机场更是以口岸开放为契机,把航空网建设作为企业发展规划的核心。   自2016年4月份,鄂尔多斯机场开通首条国际航线以来,国际航线网络布局发展迅速。同年7月份,鄂尔多斯机场开通至泰国国际航线,8月份,开通至伊尔库茨克国际航线。今年5月份,将开通莫斯科伊尔库斯克鄂尔多斯曼谷的定期国际航线,此航线开通标志着鄂尔多斯将成为华北地区首个开放第五航权的城市,该航线的开通对鄂尔多斯开通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加快鄂尔多斯对外开放步伐,以及促进旅游及经贸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由此,鄂尔多斯航空枢纽通往欧洲、东南亚的航点也将进一步扩容。   目前,鄂尔多斯机场正与上海一家航空货物运输公司积极联系开通阿姆斯特丹鄂尔多斯全货机航班,打造航空货运中转和物流集散中心。可以说,鄂尔多斯机场在国际航线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16年,鄂尔多斯机场共运营航线39条,其中国际航线7条,通达韩国、泰国、俄罗斯3个国家,国内通航城市32个,依托经西飞经石飞经津进京等多款产品扩大通航城市44个。今年一季度,鄂尔多斯机场已开通航线25条,通达北京、南京、厦门、成都、乌鲁木齐、曼谷、普吉岛、芭提雅等旅游城市30个。共完成输飞行4132架次,同比增长23.2%; 旅客吞吐量434521人次,同比增长25.2%;完成货邮吞吐量2332.3吨,同比增长24.6%。三大运输生产指标均创同期历史最高纪录。   一条条航线为鄂尔多斯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既开拓了新客源,也彰显了民航在地方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机场集团今年工作报告指出,全力推动航空网建设提速,年内还将开通乌兰巴托、叶卡捷琳堡等国际航线,恢复香港地区航线,不断扩大国际(地区)航线规模,力争每年新开辟1-2条国际/地区航线,逐步实现由包机航线向定期航班转变。到十三五期末,力争开通定期国际(地区)航线5条,将鄂尔多斯机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通往国外,尤其是蒙古、俄罗斯和欧洲的重要出口。   打造北方之路 助力全域旅游   今年2月份,自治区李纪恒书记在第81期领导干部讲座中强调,构建航空网、发展民航业是增创发展优势的迫切需要。民航业发展具有一业带百业的乘数效应。   为发挥航空网在一业挥袖 百业起舞中的综合引领作用,鄂尔多斯机场顺势而为,通过多班次、高密度的航线网络布局,提高安全保障通行能力,提升服务质量,通过航空+旅游模式,不断推广多样化的航空旅游产品,吸引高端游客和旅游项目,助力自治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落地。   为此,鄂尔多斯机场积极通过走出去,全面加强市场开拓,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契机,联合东方航空公司开辟北方之路,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增添新活力。   北方之路是一条以鄂尔多斯为支点,连接东部、西部和北部旅游城市的空中新通道。今年2月份,鄂尔多斯机场与东方航空公司在协调增加运力时,配合航空公司营销部门首次推出了北方之路的航空+旅游概念。利用鄂尔多斯每年旅游旺季,新引进东航三架驻场飞机,连同目前已有的三架驻场飞机,将华东、华南旅客吸引至鄂尔多斯旅游,经鄂尔多斯延伸至东部(满洲里、海拉尔等)西部(敦煌、西宁、拉萨等)及北部(伊尔库斯克、莫斯科、乌兰巴托等)旅游城市,让鄂尔多斯成为三地间中转的完美枢纽。同时联合华夏航空、幸福航空,携手旅游企业形成东南西北贯通、八架飞机联动、百家航旅聚集的北方之路航旅联盟,使鄂尔多斯成为北方航空旅游中心城市和东西南北交流的节点。   北方之路的推动和发展,是鄂尔多斯机场航空+旅游战略转型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鄂尔多斯机场建设航空枢纽,积极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北方之路的打造,将使鄂尔多斯从过境站逐渐变为旅游热地,主要在城市品牌、客源结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对鄂尔多斯建设国内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产生深远影响。鄂尔多斯机场国际旅行社负责人表示。鄂尔多斯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通过北方之路的推广,将进一步提升鄂尔多斯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为鄂尔多斯旅游产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的膨胀式发展,并形成一整条产业链。这也是鄂尔多斯机场助推地方转型发展、全域旅游战略实现一个新的跨越。   以今年启动的北方之路为例,预计可吸引国内外旅游客源30万人次,如果按照3500元/人次的消费计算,可以为鄂尔多斯带来10亿元的旅游收益,通过持续的宣传推广,未来几年的人数将会是倍增的。机场管理集团市场分公司负责人表示。早在临时口岸开放阶段,鄂尔多斯旅游业就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无论是近几年在各地举行的城市形象推介会,还是今年开展的旅游推介活动,鄂尔多斯机场这一城市名片以及开通的国际航线都为鄂尔多斯旅游业集聚了很高的人气,游客、旅行社、新兴服务业十分看好。目前,鄂尔多斯机场成功举办了2017年夏秋季航空旅游产品推介会,把天朗气清、自在养生、天骄圣地、鄂尔多斯等名片推介到了哈尔滨、长春、沈阳、汕头等通航城市。更多的游客通过航空旅游,了解了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了解了鄂尔多斯的草原文化,了解了鄂尔多斯人民的热情和期盼。   鄂尔多斯市旅游局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鄂尔多斯接待中外游客1040.6万人次,同比增长19.9%,从国际那达慕中泰文化旅游友好行到舞蹈嘉年华、国际马拉松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这其中民航空中桥梁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鄂尔多斯机场也因航空+旅游契合发展模式受到业内广泛认可,被评为2016年度最佳支线旅游机场称号。   为一带一路打造新引擎   风正潮平好扬帆,2016年11月,鄂尔多斯机场航空口岸实现正式对外开放,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鄂尔多斯市作为自治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优势也因此更加明显,周边城市由鄂尔多斯机场出境的客流量增加以及由国内外城市向鄂尔多斯输送旅客、游客能力的提升,为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此同时,与机场毗邻的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也于今年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这也为鄂尔多斯机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将于9月份在鄂尔多斯召开,鄂尔多斯机场也已研究如何有效借助峰会的东风,实现机场新的突破,为企业下一步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围绕空港枢纽建设,着力打造西部地区支线转枢纽和国际旅游航线、航空货运中转和物流集散、航空旅游集散、通勤通用机场体系、临空产业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六大中心,力争2019年组建鄂尔多斯本土航空公司,为一带一路打造新引擎,提供新服务。   鄂尔多斯机场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走国际化发展战略势在必行,这也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贯彻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机场管理集团董事长刘建东说,鄂尔多斯作为自治区区域枢纽城市,国际间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频繁,国际航空需求旺盛,这都为鄂尔多斯机场建设枢纽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枢纽建设也将更加契合鄂尔多斯的城市定位。   作为城市对外窗口,鄂尔多斯机场的快速发展与这个城市的发展功能密不可分。在鄂尔多斯经贸、文化、旅游步入国际化的背景下,鄂尔多斯机场打造航空枢纽成为必然,而北方之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也必将让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鄂尔多斯,为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增添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