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虹桥机场进出港航班大举延误。多名民航内部人士认为,延误除了受到天气、航空管制等影响外,飞机起飞间隔时间拉大也是延误的原因之一。   飞行员:出港准点率多低于30%   近日搜索各航班信息平台便不难发现,虹桥机场呈现延误除了显示天气原因外,大部分显示受流控影响,出港航班准点率多低于30%,最低甚至仅为4%。不少机上乘客长时间等待航班起飞的过程中,会被机组通知是由于流控导致延误,需要乘客耐心等待。   10月29日,消息人士随后向记者提供了10月28日晚虹桥机场塔台放行实况录音,录音中显示,所给出的航班放行时间不断延迟。当晚执飞航班的飞行员表示,平均每架航班起飞延误3小时以上的情况频发。不少机长在与放行管制员沟通的过程中对于延后的排队时间显现出无奈和疲惫。   说实话我感觉疲劳,给我们的(从虹桥起飞)时间要比计划落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晚1小时,但是管制员和我们说至少还要再等3小时,有下午2点飞的航班一直要等到晚上8点还没走的。一名近日执飞虹桥机场出港航班的飞行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本执飞完的第二天是休息日,最后因飞机延误成了飞红眼航班,在空管和机长的对话里面,有很多机长都问到底还要等多长时间才能转地面,但是没办法给确切的时间。   此外,已登机的乘客在等待过程中情绪屡屡失控。消息人士提供的虹桥机场放行航班的实况录音中,10月28日多架航班机长向管制员提出请求,要求协调并提前航班起飞时间,原因是在客舱内的乘客一直在吵闹。   业内:拉大起飞间隔也是延误原因之一   对于上海虹桥机场近日的地准点率,民航业内有不少猜测。除了归结于天气、航空管制等原因外,更多直指虹桥机场飞机起飞间隔时间可能增加。   以前比较正常的,偶尔还是有延误。这个(消息人士提供给记者的一段虹桥机场放行航班的实况材料)说明虹桥机场的放行速度非常非常慢,地面积压了非常多的航班。某航空公司一名飞行员向记者确认了该内部材料的真实性,并且讲述了自己的航班10月28日下午从虹桥机场起飞经历。   从空中交通网(中国民航局空管局主办)发布的民航气象信息来看,10月28日上海虹桥机场航班延误橙色预警提示结束,这意味着当日虹桥机场通行能力恢复正常。查阅非常准等航班信息平台发现,机场延误原因为流控。   上述飞行员随后表示,前序航班落地虹桥机场后,管制员就通知各机长再次起飞平均需要延误3个小时以上,且上述情况在虹桥机场两架飞机接近事件后频频发生。   流控的原因在于该机场当前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当前的航班量的需要。虹桥机场容量饱和是业内都知道的事,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近日机场的航班间隔拉大,这一点还可以从近日的虹桥机场航班出港准点率中看出。   上述业内人士举例,上海-北京航线航班密度较大,根据10月20日前后民航气象中心所播报的情况来看,上海航班并未大面积受到天气影响而延误,但10月19日虹桥机场的出港准点率仅为23%,甚至低于10月20日早晨所预计的上海管制区南部有大到暴雨的准点率情况(31%)。   背后:虹桥机场航班量饱和   根据上海机场集团提供的数据,虹桥机场的设计保障容量是每年4000万人次。从中国民航局2016年3月公布的《2015年民航机场吞吐量排名》来看,2014年全年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767.52万人次,2015年全年旅客吞吐量已上升至了3909.09万人次。   2014年10月,解放日报曾解读,虹桥机场2014年旅客吞吐量达3800万人次,那么意味着机场只有200万人次的预留空间。该解读放到2015年的数据上来看,预留空间已不足100万人次。   另据2014年10月上海机场集团提供的数据,虹桥机场每天高峰时段每小时起落架次已超过40架次,2014年最多一天,全天达到了800多架次。上海机场集团董事长李德润当时表示,上述数据意味着虹桥机场等于是24小时在运行。   10月23日,北京青年报援引一位工作几十年的空管系统业内专家的观点,该专家认为虹桥机场10月11日险发事故并不仅仅是一个空管员的问题,而是暴露出整个管制员群体面临的尴尬,以及高速增长的中国民航存在的各种隐患。仅从空管系统来说,各地超负荷工作已成常态。   北京青年报随后分析指出,空管系统超负荷工作状态的背后是不断增长的航班量。   值得注意的是,虹桥机场的改造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根据计划的工程进度,计划将于2017年底竣工。   业内专家:航班量增长与空域管制保障容量的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据第一财经报道,在民航局发布上海虹桥机场1011事件相关责任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处罚通告当天,民航局长冯正霖在虹桥机场处罚通告发出后表态并强调,民航工作要始终坚持飞行安全底线,民航业安全保障能力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相适应时,宁可慢下来,也不能突破安全发展底线。应该讲民航业整体发展还是在可持续安全管控之中。   不过,从10月26日民航局发布的《关于落实2016年航班正常管理措施及监测指标的通知》来看,自11月1日起,民航局又将恢复受理虹桥机场的加班、包机和新增航线航班申请。   这是这次事件背后的根结,民航业的航班量增长与空域管制保障容量的矛盾。民航业内专家林智杰10月21日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虹桥机场的满负荷运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安全事件的风险。   民航的发展和安全,服务(准点率)和安全、效益和安全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民航业的主旋律。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在持续两千多天的安全运行时间后,难免对安全有所懈怠,更多地将目光转移到发展和效益上。这次严重事故征侯(指10.11虹桥机场事件)也让整个民航业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确保安全运行上。此次拉大放行间隔应该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局方评估后认为虹桥机场现有容量无法保障这么大的业务量,削减航班也是一个可能的动作。林智杰表示,人为的差错要解决,而系统制度的问题更加不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