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第二十二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上,记者采访到飞常准旗下的民航大数据研究院,该院通过计算海量航班数据,得到机场连通性指数这一指标。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地,成都的双流机场表现如何? 国际范儿足国内表现平平 成都这几年发展国际航线很积极,我在英国,来成都感觉比去美国洛杉矶都方便。埃德蒙罗斯是航空领域知名咨询机构ICF的副总裁,常年往返于欧洲和中国,在他看来,成都拥有89条国际直飞航线非常令人瞩目。 让国际旅客感觉方便,仅有直飞航线是不够的。民航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黄文野表示,一般旅客中转飞机需要2-3小时,而旅客在机场停留8小时以内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那么一个旅客飞抵某机场后的2-8小时内,可选择的航班数量和最短链接时间,就决定了旅客的中转便捷程度。 从数据来看,成都双流机场从国内转国际航班的连通性表现优异,得分144分,仅次于北上广深的5家机场,较大幅度领先于重庆江北机场(115分)、西安西咸机场(123分)、郑州新郑机场(82分)和武汉天河机场(78分)。国际转国内航班时,成都的优势依然显著,得分42分,同样大幅领先重庆、西安、郑州等城市的机场,甚至比深圳宝安机场(23分)还高。 黄文野认为,无论是国际地区航线数量,还是国际地区通航城市,成都在中西部地区均位居首位,这是国际航班连通性强的基础,表明成都作为西部对外开放门户的作用正在凸显。但与北京、上海、广州的机场相比,差距还是较大,以国内到国际的连通性指标为例,上述3个城市都比成都得分高50%以上。 埃德蒙罗斯特别提到成都的一项短板。在国内到国内的连通性方面,成都双流机场表现平平,得分331分,低于重庆江北机场(338分)、西安西咸机场(450分)、昆明长水机场(528分)。与国际连通性的优势一比,差距不能小视。 从终端机场向枢纽机场转型 短板背后的原因,黄文野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成都机场或许在航班编排上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另一方面,可能是成都更多地扮演着国内目的地的角色,而非中转地。 航线资源比较紧张,对成都来说再大规模扩张航线并不容易,但如果充分分析旅客行为特征,精细化编排航班时刻,会有意想不到的提升。思翠萨咨询公司总经理约兰达思翠萨举例,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国际机场和古尔代盖国际机场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机场,国际国内航线都非常少。但通过仔细研究旅客行为,发现抵达这两个机场的旅客大多为旅游休闲,而且锁定了几个主要旅客来源地,随后两个城市按照旅游需求重新编排航班,并推出入境免签的配套措施,两个机场的吞吐量连续成倍上涨。 埃德蒙罗斯认为成都享有正在建造的新机场的巨大红利,体量不是问题。他说,成都的经济支撑起了相当规模的吞吐量,但未来新机场将新增9000万人次的吞吐量,仅靠成都难以支撑。这就要求成都从一个终端转型为枢纽。 对于物流来说,机场就像路由器,对货物、旅客的中转能力越强,网络运转的速度也就越快,成都需要成为整个西部地区的路由器。约兰达思翠萨表示,成都的保税区以及刚刚获批的自贸区建设,将有力推动这一进程。从上海机场与自贸区、迪拜机场与自贸区的例子不难看出,成都需要抓住这个关键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