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A股市场又迎来了一次狂欢。14日,大杨创世发布公告称,圆通速递(下文简称圆通)借壳上市获证监会核准批复,至此,被众多快递企业争抢多时的中国快递第一股花落圆通,并带来一轮涨势20日和21日,该股连续两个交易日封住涨停。   不过,在中国快递第一股诞生的喜悦背后,中国快递业也迎来了竞争升级期。目前,除圆通外,顺丰、申通、韵达也纷纷找到了自己的壳资源,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齐聚A股指日可待。   那么,中国快递企业为何选在今年扎堆上市?此举除了造就千亿富豪外,还有什么影响?消费者的快递服务体验能够升级吗?   圆通成中国快递第一股   9月13日,大杨创世公告称收到证监会《关于核准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批复》。根据重组预案,大杨创世拟出售全部资产与负债,并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圆通速递100%股权,后者交易作价为175亿元。   9月20日,大杨创世再次发布《大杨创世关于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涉及拟购买资产过户完成的公告》,说明圆通速递股权已全部成功注入上市公司。同时,还发布了《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董事会换届选举、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公司经营范围、通过新的《公司章程》及召开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一系列议案。   根据上述公告,公司拟向喻会蛟(编者注:即喻谓蛟)、张小娟、阿里创投等共计7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交易实施后,圆通速递的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张小娟夫妇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彻底转型,将由服装制造企业转变为综合性快递物流服务企业。   随着股权过户以及资产实质性注入,圆通借壳大杨创世上市大功告成。事实上,除圆通外,目前,顺丰、申通和韵达3家民营快递也在借壳上市推进中,但均尚未进入该项审批流程。   快递业上演上市军备竞赛   2015年底,申通快递的一纸公告激起千层浪,拉开了快递业上市军备竞赛的序幕。2015年12月1日,申通宣布借壳艾迪西;2016年1月16日,圆通宣布借壳大杨创世;随后,一度拒绝资本注入的顺丰也宣布启动A股上市计划;7月4日,韵达拟借壳新海股份的消息一出,则意味着中国几大民营快递企业全部对资本市场打开绿灯。   对于中国快递企业为何扎堆上市的问题,顺丰的态度转变过程最能说明问题。今年5月23日,马鞍山鼎泰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鼎泰新材)发布预案,拟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顺丰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至此,顺丰借壳上市的计划终于浮出水面。   在此之前,顺丰控股掌门人王卫此前曾多次表示,顺丰没有上市的计划。对此,双壹咨询首席顾问龚福照认为,这是顺丰的不得已之举,此前,顺丰在商务件市场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但商务件市场本身市场容量有限。同时,以电商件为主的通达系正在依靠价格优势,扩大在商务件市场的份蚕食顺丰的优势业务。   相关数据显示,从营业收入来看,2015年顺丰为482亿元,圆通和申通分别为120.9亿元和77.1亿元;从净利润来看,2015年顺丰为19.6亿元,圆通和申通则分别为7.17亿元和7.6亿元。也有专家表示,目前快递行业正向智能物流转型,这个时间点对企业十分重要,谁能抢先上市,谁就可能获得先机。   剑指国际民营企业迎契机   除了借壳计划,上述鼎泰新材发布的预案还显示,该上市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不超过80亿元。本次募集配套资金扣除中介费用及相关税费后,将用于标的公司航材购置及飞行支持项目、冷运车辆与温控设备采购项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术研发项目、中转场建设项目。   事实上,快递业扎堆上市的深层原因是整个行业正在经历的重大变革。目前,几大民营快递企业都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将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与顺丰募集资金的用途相似,根据圆通方面提供的信息,目前圆通也已经建立了自有的货运航空公司圆通货运航空并还与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签订了多架737-800BCF货机订单。   在经历了以淘宝分散电商主导话语权的价格战,以及由亚马逊、京东、苏宁等平台用自建物流方式进行的围剿之后,如今快递企业开始寻求更为广阔而稳定的生存、发展空间。据业内人士分析,以顺丰目前的营收而言,其是FedEx的1/7,DHL的1/9,UPS的1/8。与之相似,圆通方面披露的数据也证明了中国快递企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业务量上看,2014年,圆通派件量为18.57亿件,同比增长44.63%;2015年,圆通派件量达30.32亿件,同比增长63.27%。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此时顺利上市的快递企业将能够凭借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迅速吸引国际大型资本集团或机构的投资进入。虽然这将对企业现有的股权结构产生影响,甚至冲击现有的管理构架,但是对于现阶段的民营快递企业来说,不乏是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