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东航将喜迎发展60年。60年一甲子,60年时空飞度,60年光阴积淀,我们今天穿越60年悠长,探访东航的历史源头,重温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发展历程,循着历史的脉络,感受无上的豪迈与荣光。   1956年   民航上海管理处在原两航人员的基础上   开始筹备组建飞行队   1956年12月   民航局下令从民航北京管理处、民航重庆管理处、   民航专业航空队、民航上海管理处等单位   抽调机长7名、副驾驶7名、随机报务员7名、   随机机械员7名组成民航上海管理处飞行中队   配有革新型飞机7架   1957年1月1日   民航上海管理处开辟   上海经杭州、南昌至广州   及上海经合肥、徐州至北京的航线正式开航   同时,民航上海管理处飞行中队正式成立   这是新中国解放后,上海成立的第一支飞行中队   自此,以上海为中国辐射华东地区的上海民用航空事业初具规模   (图为1957年2月7日,民航上海管理处新辟上海-兰州航线。在上海龙华机场起飞前机组人员的合影)   1959年6月   这支飞行队伍由飞行中队扩编为飞行大队   并按机型分设2个中队,拥有各类飞机15架   1960年2月1日   飞行大队2中队与该大队脱离单独组建成为专业大队   1961年11月10日   经民航总局批准   民航上海管理局将飞行大队改编为运输飞行大队      1963年7月22日   驻上海的民航运输飞行大队命名为民航第3飞行大队   专业飞行大队扩编为   民航第25、第26两个大队和一个独立飞行中队   分别以济南、徐州(后迁至合肥)和南昌3个城市为基地   济南基地为现东航山东分公司前身   徐州及合肥基地为现东航安徽分公司前身   南昌基地为现东航江西分公司前身   1965年7月   民航总局命令:   将民航第3飞行大队更名为民航第5飞行大队   民航第25飞行大队更名为民航第13飞行大队   民航第26飞行大队更名为民航第14飞行大队   1987年   民航上海管理局所辖的飞行队伍共有999人   其中第5飞行大队590人,第13飞行大队137人   第14飞行大队195人,独立飞行中队77人   至1987年   民航上海管理局全年旅客运输量为208.93万人次   货邮运量为53490吨   专业飞行为5078小时   其中驻上海的第5飞行大队承担   上海-北京、广州等16个大中城市的国内航线   上海至东京、大阪、长崎、福冈、香港等国际和地区航线   每周从上海始发的航班146班   与中外各地到达上海的中转航班相衔接   构成了以上海为起点通往中外的航空网络   为上海及华东地区的经济腾飞,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保障   1987年12月24日   原民航上海管理局进行体制改革   实行政企分开   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   同时组建   民航华东管理局、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1988年6月25日   经过半年的内部试运营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正式向国内外宣布成立开业   在原民航第5飞行大队的基础上   加上乘务大队、飞机维修厂、航材库、运输服务公司、   售票处、国内国际仓库、综合仓库、运输服务处、   广告公司、电子设备维修站、模拟机培训中心、   直升机公司、航空食品公司、   旅客服务公司所属宾馆和虹桥国际机场宾馆等部门   以及飞机、发动机和航空器材等要素资源组建而成   (图为1988年6月25日,时任国务委员邹家华,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时任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胡逸洲出席民航上海管理局管理体制改革大会)   岁月如歌,春华秋实   1957年以来   一代代的东航人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   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发展为大局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图为1959年7月4日,时任民航上海管理局局长马仁辉,时任政治委员汪振华等领导与民航上海管理局先进生产单位、先进工作者代表在上海龙华机场候机楼前合影)   一代代的东航人   以使命在肩的浩气   英姿勃发的朝气   勇于创新的锐气和不甘人后的志气   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为共和国的建设发展、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1982年中国民用航空上海管理局安全飞行授奖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1957年到1987年   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民航实行政企合一经营模式   民航上海管理局   集政府职能、企业经营和机场管理于一身   东航的历史脉络来源于此   东航的历史雏形来自于此   历史在1988年刷新   随着国家开启政企分开、   机场与航空公司分设为主要内容的民航管理体质改革   东航从国家行政化领导过渡到企业化运作   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