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称,“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覆盖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林区、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
受此影响,国内掀起了规划机场的风潮。据统计,现已有28个省市发布了截至2020年的通用机场建设规划,各地规划或“激进”或“保守”,最少的规划了7家,最多则达200家,总数达到了934个,远远超过国务院规划的“500个”。
从产业发展角度而言,通航发展离不开配套机场建设。不管我国的通航产业是否能达到千亿级市场甚至万亿级市场,其要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机场建设是一个必要阶段。
但是,从目前各地的推进速度来看,部分地区的规划还是显得有点“操之过急”。虽不能判定机场建设的速度是否过于激进,但是中国通航市场的部分领域已经实现了无人机替代,是否需要如此多机场尚需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机场的建设并非一个简单过程,尽管部分省市的选址已经落实到市、县等具体区位,但是立项之后,还需要进行气象、水文、地质等多方考察,加上可能的资金缺位,最终能否建成还很不确定。比如某县级政府计划建立通用机场,在一线城市主办了行业论坛,希望实现招商引资,但最后无果而终。
专家强调,地方政府建立通用机场,一定要做到“不过快,不过度”,根据市场规模、实际需求和财政实力等各方面量力而行,否则恐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