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没有冲淡厂商们参加今年亚洲公务航空展的热情。与航展期间的天气一样,“寒冷”的公务航空市场行情,似乎也没对本次航展的规模产生严重影响。从主办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本次航展的参展飞机和厂商数量与上届相比并没有多少变化,但此前的高速增长已不复存在。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速度正在缓慢回调,更重要的是,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反奢侈、反腐败政策,使得公务航空的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在厉行节约的大环境下,一向背负着“奢侈”之名的公务航空,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冲击。中国航空报记者在航展现场了解到,知名公务机运营商Netjets公司的在华包机业务下降超过50%,该公司此前的包机业务几乎全部来自政府和大型企业。金鹿公务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将不再引进新飞机,并将缩减自有机队规模,减少包机业务。
市场低迷,厂商抱团取暖
“今年的展会现场看着挺热闹,其实公务机厂商和运营商都是在抱团取暖”,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公务机公司高管对中国航空报记者表示:“如果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发生重要转变,接下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多家机构在航展当天发布了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公务航空市场报告,尽管数据来源和统计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反映了中国公务机市场增速下滑的整体趋势。亚翔航空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国内五大租赁公司的公务机订单均存在过剩的情况,中国方面有多达30架大型公务机处于积压状态,这些公务机主要来自在这一领域具有绝对优势的湾流公司和庞巴迪公司。由于大规模的订单积压,新的公务机订单很难出现。
根据亚翔航空的统计数据,2014年大中华地区机队增长仅为15.5%,预计今年的增长率将低于10%,远低于2007年~2013年34%的年复合增长率。去年,大中华地区的机队净增长为59架,相比2012年的100架出现大幅下降。此前,雄心勃勃的运营商和租赁公司订购了大量公务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他们只能以一种不情愿的方式扩大自己的机队规模。
据了解,越来越多的国内飞机所有者正在将自己过剩的飞机出售或转移至其他地区运营。一位公务销售领域的专业人士对中国航空报记者表示:“前两年是公务机销售求着老板买飞机,这两年是老板求着销售帮他卖飞机。”在新飞机进入市场的增速下降和二手机流出市场的增速提高的双重作用下,2015年我国的公务机机队增长会受到严重影响,各大公务机厂商在华交付量将遭遇极大挑战。
市场需要奢侈的交通工具?
在每年航展期间举办的小型研讨会上,让中国市场回归理性和帮客户认识到公务航空的真正价值,一直是各国专家讨论的热点话题。众所周知,大型远程公务机一直是中国市场的主力机型,来自不同公务机厂商、公务机运营商和咨询机构的专家,经常会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机型分布比例来对比中国现状,以此得出中国市场“不理性”的结论。
然而,这一现象并没有因专家的呼吁发生变化,事实上,行业各方正在积极迎合这一趋势。据统计,2014年大中华地区共交付新机68架,其中中小型公务机仅为10架,即便是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大型远程公务机的新机交付数量依然超过85%,其市场地位依然稳固。此外,根据霍尼韦尔公司在去年发布的行业预测报告,在未来十年,全球大型公务机的销量将占据整个市场的46%,而产品价值将超过75%。
公务机是奢侈品还是交通工具的争论在我国从没停止过,即便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公务机依然有一顶摘不掉的“奢侈品”帽子,奥巴马对于大型企业高管乘坐公务机去找联邦政府申请救助的批评并没有过去多久。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客户的订单就是对市场最好的反应。湾流、庞巴迪、达索这些老牌公务机厂商的大型远程公务机一直是市场的宠儿,对于巴航工业这样的后来者,其大型公务机同样是中国市场的主力机型。尽管这些厂商经常会对外传达公务机仅是“交通工具”的观点,这并不影响他们极力营造奢华感来吸引客户的举措。正如湾流在一个广为传播的广告文案中表达的那样:人人都会出行,但只有少数人有幸在旅途中感受湾流G450无与伦比的舒适与优雅气质。
更有部分中国公司直言不讳地将公务机给客户带来的“附加价值”写在自己的广告宣传中,包括拓展自身人脉、展示企业形象等“中国特色”的作用,而时间机器和交通工具的属性在这些公务机身上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这也就不难理解,大型远程公务机在中国热销的原因。知名媒体AIN的编辑曾经写到,当湾流550的主人站在飞机舷梯上,俯视停机坪上的其他小飞机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就足以让他满足了。相比竞争对手在大型公务机宽敞的机舱内与客户站着聊天、围在桌前开会,请客户“钻进”小型公务机,并不能带来足够的商业机会。
下一篇: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助推荆州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