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随着北京大兴机场投运,内地首个双4F机场城市正式诞生。
双4F机场运营,意味着北京拥有了新的枢纽地位和城市能级,就在整个机场航空板块受益大涨时,另一则消息让人们将视线聚焦到西安上来:
24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方面表示,为加快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现在正在推进西安、北京‘双枢纽’战略规划的编制。”
“西安、北京‘双枢纽’战略规划”的表述,一度让不少人误以为是两座城市平起平坐,承担双枢纽的职责定位;或者是西安也要像北京那样,打造双枢纽机场。
但其实这更多是断句上的歧义,准确理解是,接下来西安的战略规划,和北京的“双枢纽”规划,编制进程都将加快。当然话说回来,这仍然是对西安航空枢纽地位的充分肯定,也会带来一些相关利好。
01
十大国际航空枢纽有哪些
在西安和北京之前,已经有一些城市出台了航空战略规划。比如不久前《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印发,对此西部城事有过分析,可参见《成渝之间的这个超级工程呼之欲出,航空第三城悬念大增》。
除此之外,“十三五”以来,由民航部门主导推进并会同地方制定规划的,还有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成都、重庆以及郑州,其中郑州主要是货运规划。
为什么是这些城市呢?因为它们大多是国际航空枢纽城市,而按照民航“十三五”规划,中国的综合机场体系,将由三大世界级机场群,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以及29个区域枢纽构成。
三大世界级机场群,分别呼应京津冀、长、珠三角三大城市群;29个区域枢纽,则包含了青岛、南京、武汉、长沙、杭州等地的机场,完整名单如下图:
来源:民航十三五规划
十大国际航空枢纽,除了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成都、重庆外,还有深圳和西安,是两个需要提升国际枢纽功能的机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三大需要提升国际枢纽竞争力的机场。
十大国际航空枢纽,对应着十大枢纽城市。
去年入围全球50强的8个机场,包括北京、上海浦东、广州、成都、深圳、昆明、西安以及上海虹桥机场,全部在它们中间诞生。
这些城市并非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像乌鲁木齐去年的GDP只有3099.77亿。不过几乎覆盖了东西南北各个区域,这也符合到2020年完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机场群的目标任务。
来源:民航十三五规划
而在所在的区域,这些城市也都算得上是区域中心,有较强的辐射范围。比如哈尔滨之于东北,昆明之于西南。
以昆明为例,它是西南地区进出境的重要中转站,长水机场去年的旅客吞吐量为4709万人次,全国排在第6位。
所以像杭州,虽然经济水平相当发达,人口总量、航空客运吞吐量都不少,不过旁边有坐拥4F和4E双机场的上海,机场在定位上还是29个区域枢纽之一。
02
西安为什么会被选中
在西安之前,成都的航空枢纽规划已经出炉,随着天府机场建成投运,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之后的第二个双4F机场城市。
从成都享受的待遇来看,一旦成为国际航空枢纽,在机场建设、运营等方方面面,都会有更高等级的规划。所以也不难想象,接下来西安航空枢纽规划的编制,同样将释放一波利好。
那么为什么GDP徘徊在二十强开外的西安,能够成为被选中的十大城市之一呢?
首先,民航十三五规划已经明确,由十大国际航空枢纽组成的综合机场体系,是服务于国家三大战略的。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重要节点城市。长安号中欧班列近几年的火速增长势头,已经显示出它在西部开放中的重要分量,这为它拿下国际航空枢纽提供了重要支撑。
来源:网络
另一方面,西安是整个大西北地区的门户,综合竞争力、国际化程度都要领跑西北。所以西安机场承载的,不只是陕西的国内、国际出行市场,还有西北五省的不少国际出行需求。
2018年西安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4465万人次,排在北京、上海浦东、广州、成都、深圳、昆明之后,位列第6位;直飞欧洲的航线数量,仅次于北上广,位居中西部第一。
还有重要一点是,西安本身接近中国大陆的几何中心,由于航空运输不像铁路、公路和水路那样受地形影响,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西安具备成为国际航空枢纽的绝对优势:
从西咸机场出发,1小时航程可以覆盖主要的中西部城市,2小时航程可以覆盖中国75%的领土和85%以上的经济资源,3小时航程便能覆盖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重要旅游城市。
而且,西安的枢纽地位,不只体现在航空上。不久前,西安在杭州、武汉等之前,入选首批23个物流枢纽城市名单,正是因为它肩负着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大物流枢纽功能。
西安能够拿下国家中心城市,同样和交通物流枢纽功能背后强大的区域辐射力息息相关,它也因此收获了可观的流量。
03
双机场时代,谁是航空枢纽竞争赢家
未来随着产业的升级、科技含量提升,对航空运输的依赖度会越来越高,航空枢纽也将更深度地融入到区域经济中去。
郑州手机制造的崛起,就跟临空经济密不可分。另外如西部城事之前分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承担着成都东进和加速成渝城市群融合的功能。
北京大兴机场肩负着辐射河北、带动京津冀的使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同样有着西咸一体化的战略考量。
机场对应的航空枢纽建设,已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筹码。
来源:山川网
正因如此,以北京和成都为代表的客货流量大城,已率先迈向双机场。近几个月以来,苏州和南通都跃跃欲试,想要角逐实质意义上的上海第三机场。
而对西安来说,即便早就入围十大国际航空枢纽,去年和郑州一起拿下了第五航权,并且收获了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但在接下来的竞争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比如在民航“十三五”规划提到,“接近终端容量且有条件的城市,研究论证第二机场建设方案”。
也就是说,接下来不排除更多的双机场城市出炉。它们可能不会全按照4F等级建设,不过对人口、产业流量整体稀少的西安,还是会有一些枢纽地位、国际竞争力层面的冲击。
来源:民航十三五规划
而且还得看到,在西安编制规划的同时,十大国际枢纽、29个区域枢纽以及不在列的一些城市,如上图所示,要么有新的机场建设规划,要么在扩容改造之中。
所以西安的航空枢纽地位要有稳步提升,并保持竞争优势,提升机场运营能力之余,还得把经济的蛋糕做大。
只有先将人才、资本、信息流量提上去,航空运输才足够充实,枢纽功能才能最大化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