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局)25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国民航总周转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民航增长贡献率超过20%。
这是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第40届大会上发言时披露的数据。李健说,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创始国和理事国,中国始终以航空安全为底线要求,截至目前,中国运输航空实现持续安全飞行109个月,创造了208个月空防安全零责任事故的纪录。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24日下午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数据显示,中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已经达到235个,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的通航机场有37个,其中定期航班的总条数达到了4945条,为1950年的412.1倍。
同时出席发布会的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表示,中国国际航空枢纽在全球的航空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据统计,2018年,中国十大航空枢纽中,有8家机场进入全球客运的50强,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浦东、广州、成都、深圳、昆明、西安以及上海虹桥机场。特别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2018年底成为继美国亚特兰大机场之后全球第二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
根据民航资源网本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上半年,全球吞吐量机场前50强排名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位居全球第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列第八,香港第九。其后是广州、成都、深圳、昆明、西安、上海虹桥和重庆,别分是第12名、第24名,第26名、第34名、第40名、第44名和第46名。
根据民航资源网的观点,2019年上半年全球排名前50的机场中,排名进步幅度较大的多为中国和美国机场,中国机场中深圳、西安、重庆排名提升较快。另外,2019年全球10大机场排名竞争激烈,香港机场受发展环境影响大概率跌出前10,广州则有望进入前10。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国将建设以三大世界级机场群、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29个区域枢纽为骨干,非枢纽机场和通用机场为重要补充的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具体到国际航空枢纽方面,将着力提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机场的国际枢纽竞争力,逐步提升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和哈尔滨等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