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记者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智能安全技术中心和智慧航安公司联合研发的“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于近日通过中国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批复核准,正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进行试运行工作。这是全国首个仅出示一次证件、全程“刷脸”安检通关系统及其应用流程获得了民航管理部门认可。
据了解,目前系统在白塔机场的试运行,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节点展开。在两条国内出港安检通道前配备了具有国际领先人脸识别技术水平的自助验证闸机,旅客使用登机牌打开闸机第一道门,再在第二道门前进行人脸识别身份验证,8秒内就可自助完成人证票核验,进入安检通道;步入任何一个安检通道,不会再有工作人员查验登机牌、二维码,安检人脸识别复核工作已经在后台完成;在10号登机口,工作人员多了一个智能人脸识别比对“伙伴”,帮助其判断当前旅客是否能登机。经现场试运行统计,通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降低了机场人力成本。
“该系统推动了安检流程由人工验证岗变为人工辅助验证岗,在全国尚属首个,将于3月底在白塔机场全面上线。”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智能安全技术中心主任石宇介绍,该系统是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即弘光专项)“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项目的研究成果。由该中心和智慧航安公司联合研发,民航反恐技术联合实验室提供论证评测支持。
据了解,项目中研发重点产品“民航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截至去年8月已累计示范应用于国内70个机场的618条旅客安检通道,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重点机场。厦门高崎机场启用该系统仅6天就连续查获9宗企图持用他人证件乘机事件。
民航反恐技术联合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7年的单点人脸识别试验应用开始,他们积极研究和推进全流程“刷脸”通关新模式的试验应用,此次新模式的试运行还为今后差异化安检打下了新的试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