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与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签署推进空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完善空铁联运基础设施、创新空铁联运产品、提升空铁联运服务、扩大空铁联运信息共享、推动空铁联运示范工程5个方面展开合作,促进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
作为当下交通运输的两大主力军,航空与铁路“化敌为友”,强强联合、共存互补,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此次民航铁路两大管理部门“牵手”,将为未来空铁联运发展带来多大的动力?未来空铁联运推进过程中还将面临哪些“坎儿”?
民航资源网专栏作者韩涛认为,由于长期以来航空与铁路、公路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统一规划协调不够。空铁联运一直缺乏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战略性总体规划布局。这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从管理体制上扫除了目前空铁联运模式实施的最大障碍。他分析,从战术层面来说,以往的空铁联运模式面临着机场没有预留高铁用地、航站楼地下层接入等前瞻性规划问题,同时也有航空GDS与铁路售票系统、航空离港系统与铁路检票系统不兼容的标准与规范问题。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系统重新整合的成本是巨大的。所以空铁联运不仅仅民航和铁路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得到各地方政府、市政公路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才能使民航和铁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民航资源网专栏作者林智杰表示,民航局和铁总战略协议的签署,是高铁与民航“化敌为友”的第一步。“我们绝大多数旅客的远行,都需要乘坐不同的交通方式,比如公路与高铁、公路与民航和现在的高铁与民航。对老百姓来说,车上、机场、客舱都已经没问题了,问题主要还是在衔接上。此前国内尝试的空铁联运限制较多,很多的方式都是民航报销高铁车票,这实质上只是民航促销,只是‘运而不联’。战略协议签署后,我们期待高铁和民航的‘硬协同’,有条件的机场和高铁车站‘合体’,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软协同’,把高铁列车挂上航班代码,让旅客一次出行只需一张‘机车票’,同时行李直挂,改签联动等服务也要跟上,让旅客享受到真正的‘零负担换乘’。协议落地能到什么程度?我们一起期待。”
航空业资深人士李渊则认为,目前来看,对于三大航或者北上广可能对空铁联运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空铁联运战略合作对于一些次级枢纽(比如郑州、西安、武汉等)的发展意义更大,但是具体还要看怎么去操作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