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8年,预计约有43亿名旅客将搭乘飞机出行,超过6000万吨货物将通过空运抵达全球市场,约6000万人从事着航空领域相关工作。航空运输业和相关旅游业将创造超过2.7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各国应通过有效监管和寻找创新型方案加强航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朱尼亚克指出,近期,国际航协与新加坡民航局、新加坡交通部以及Experia Events共同主办的主题为“重构航空运输业的未来”的航空业领袖峰会(SAALS),探讨了航空运输业,尤其是亚太地区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亚太地区拥有众多重要的航空枢纽机场。人们耳熟能详的三个世界级机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和首尔仁川国际机场,以及曼谷、雅加达和马尼拉机场都面临着一系列瓶颈问题。除了这些枢纽机场外,各国政府和航空业面临的挑战是持续满足需求增长,不断改善安全并提升效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地面和空中基础设施。各国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来摆脱面临的重重危机。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和市场主体采取了切实行动,确保航空基础设施跟上需求步伐,包括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流程(包括改造现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加大投资。生物识别、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带来重大惠益。此外,还需要对空中交通管理和机场进行投资。
朱尼亚克表示,不少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了私有资本,私有投资在航空商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作用,但需要有效监管来平衡地方经济与投资者利益,在不断满足客运增长的同时兼顾成本竞争效益。对此,各国政府已通过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了建议。目前已经有多国政府针对航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制定了许多创新性资金方案,并取得了期待的收益和回报。随着以无人机、新飞机为代表的新技术以及不断演变的商业模式引入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将对航空运输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带来更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