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飞机上找个宽敞点儿、能伸开腿的座位,就得交一笔“伸腿费”?近日,北京市发改委网站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中联航在去年3月29日到12月23日收取航班选座费的行为进行处罚,不仅没收其收取的44万余元选座费,还开出同等金额的罚单。此前,被戏称为“伸腿费”的选座费一直饱受争议,北京开出的这笔罚单则警示航空公司,附加费用不能任性收。记者昨日调查发现,近期主流航企的国内航线付费选座业务已纷纷叫停,但部分国际航线还在以此创收。
北京罚单震慑多家国内航企
在飞机选座费上,我国航空公司已经历十余年尝试。早在2005年,春秋航空就已经推出付费选座。去年,国航宣布在北京出港的国内航线推出“1元优选座位活动”,而此前海航也推出了国内航线付费选座,最贵的价位是100元。
不过,与其他航空公司不同的是,中联航选座费几乎覆盖了经济舱全舱。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中联航在2015年3月29日至12月23日期间,按照经济舱31排到第一个安全出口座位(不含)为止,每人每次20元;安全出口之后的各排座位,每人每次10元的标准自立收费项目收取选座费。通常,第31排实际上是中联航经济舱中的最前面一排。实际上,北京市去年就已经调查中联航大范围收取选座费的情况,后者也于去年12月23日紧急停止了付费选座业务。
同样是属于低成本航空公司,九元航空官网上甚至单独列出来选座板块,并介绍“购买”的多个渠道。不过,记者致电客服发现,虽然部分航班能够选座,但收费已经停止,全部转为免费。九元航空客服人员介绍,在一两个月以前,付费选座已经转为免费选座。
记者昨天还咨询了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以及海航、幸福航空、吉祥航空,均获得了同样的答案:国内航线选座业务已不收取费用。
政府指导价航线不得付费选座
对于没收的44万余元费用,行政处罚决定书介绍,来源于中联航71条政府指导价管理的航线,共有26853位乘客被收了选座费。
记者查询到,根据2013年《关于完善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旅客运输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国内航线,航空公司可以基准价为基础,在上浮不超过25%、下浮不限的浮动范围内自主确定票价水平;对部分与地面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竞争,且由两家(含)以上航空公司共同经营的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票价由实行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航空公司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票价水平。
有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对于“选座收费”,民航局的态度比较模糊,最早只有低成本航空公司收,后来陆续被其他航空公司仿效。去年,付费选座尤为热闹,四大航纷纷开始尝试,付费选座的范围也从国际航线扩大到国内航线。不过,目前航空公司付费选座有所收敛。“市场指导价的国内航线可以收,但政府指导价的国内航线不能收。”上述人士表示。
国际航线照收选座费争议升级
无论是北京市对于中联航的处罚,还是各家航空公司停收“选座费”的表态,均是指向了国内航线。对于国际航线,各航企的选座费政策依旧。
按照选座费执行规则,如果乘客想指定比较宽敞的座位,就得另掏费用;但如果是随机分配,即使被分到了明码标价的宽敞座位,也不必付费。一般来说,位置靠前和距离安全出口近的座位才会收取选座费。这些座位之所以收费,除了空间宽敞一些,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离发动机较远相对安静,有利于旅客在长途飞行中休息。
以东航为例,飞往欧美、澳大利亚的经济舱34-40排收费100元/位,62-65排收取60元/位,最前排右侧和紧急出口位置收取500元/位。
实际上,选座费该不该收一直颇有争议。有旅客表示,如果是大高个,长途飞行还是愿意多掏钱锁定比较宽敞的座位,因此选座费有客观需求。但多数旅客则抱怨,航空公司雁过拔毛未免太抠门,各种附加费的收取不能无底线。
记者了解到,在国际上,不少航空公司都将选座费作为一个单独的服务项目,但在国内,旅客接受起来仍需要一个过程。在中联航被罚的消息传出后,选座费的争议进一步升级。“选座费该不该收?收多少?消费者的选择最有说服力,政府部门强制约束,可能影响低成本航空的业务拓展。”有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