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是当下中国经济最热的话题。围绕市场这个核心,在管理上做文章,最大限度地激发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培育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国际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之一的东航,也在积极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优化布局和做大做强。东航实业集团就是东航做大做强非航产业、整合非航产业的时代产物。东航实业在探索非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适应新常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巧用“加减乘除”,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去年8月完成重组的东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一年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对内部4个单位的业务重组、管理再造、人员整合、文化融合,并用最短的时间扫除了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实现了盈利。用东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的话来说,东航实业要做好一道包含“加减乘除”的运算题。而做好这道题,才能将东航实业打造成为东航非航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支撑东航发展的“几条腿”中的一条。
善做加法:1+1+1+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面对这一历史机遇,东航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积极构建具备“集成化航空产业”和“非航产业集群”双引擎驱动的发展格局。
东航实业集团就是东航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优化布局、做大做强非航产业的时代产物。2014年8月18日,东航集团将旗下的上海东方航空实业有限公司、东航旅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东方航空杭州疗养院和上海东方航空物业有限公司4个单位重组整合为新的东航实业。东航实业总经理蒋飞飞告诉记者,这一年来,他们逐渐深刻理解了东航整合非航产业的战略意义和赋予东航实业的神圣使命。
整合初期,东航实业集酒店、制造维修、物业和综合业务四大产业于一体,共有18家成员企业,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也显而易见。刘绍勇给了东航实业3个字:“老大难”,而蒋飞飞则概括为“4个最”——公司情况最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最多、业态范围最广、经营难度最大。
由此可见,4个单位的融合并非简单的“4个1相加”,4个单位均属于传统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而整合后如何发挥好整体作用,收到4个1相加大于4的效果,成为了摆在东航实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整合伊始,2014年9月,东航实业领导就通过集中汇报、个别访谈、一线调研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成员企业情况。根据调研成果,东航实业创造性地将原来的四大产业细分为机组保障、商务酒店、设备制造、汽车维修、航空服务、科技网络和物业管理七大业态,进一步明确了七大业态的发展定位。
在细分业态,布局当下和长远的同时,东航实业改变了原有的盈利模式。传统产业的盈利模式大多是卖产品,利润较低。通过对各产业经营模式的深入研究,东航实业找到了各产业经营的共同点——服务,提出了要强化“服务服务再服务”“市场市场再市场”的经营意识。东航实业于是开始走上了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道路,逐步建立起“服务+市场+平台”的全新盈利模式。
巧做减法:清理和发展两手抓
企业要在市场中富有竞争力,就必须做减法,例如剥离不良资产等。东航实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全员中树立起“抓清理也是促发展”的经营理念,加快关停并转企业的清理,逐渐剥离不良资产,稳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面对重组整合中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东航实业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有理、有节地稳妥处理了陈年旧账。公司领导班子多次专题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列出了关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整合、合作和创新这三方面的工作清单,成立了由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平和总经理蒋飞飞挂帅的三大清单专项工作组。经过近1年的稳步推进,东航实业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取得了有效进展,信访工作、法律诉讼、人员安置等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企业发展整体态势较为平稳。
以酒店产业为例。公司对旗下的各类酒店进行了细分,对于连年亏损、不具备星级酒店资质的酒店做“减法”。而对于具备资质的,东航实业对其进行加码,寻找国际战略合作伙伴、追加投资、提升品质,使其成为与“世界一流航空公司”相匹配的酒店品牌。
做好机组服务保障一直是东航实业的“重头戏”。为有效增强整体服务保障能力,东航实业对机组保障业态进行了整合,减少这些酒店的其他功能,专心只做机组保障一件事。为此,东航实业组建了机组保障车队,将各个机组驻地的班车服务整合到一个平台下,减少各酒店养一个车队的支出,所有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车辆统一调配;此外,还重启上海红松路机组公寓的装修改造工程,并对设施老化的东航大酒店客房进行重新装修。这两家机组保障类酒店分别于今年上半年重新开业并接待机组入住,初步形成了上海地区机组连锁酒店的雏形。机组住得舒服,才能更好地执行飞行任务。将飞行人员的食宿大事解决好,也是东航实业为“幸福东航”献出的力量。
精做乘法:两条腿好走路
东航实业肩负着“打造成东航多元发展支撑,成为东航利润新的增长点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闪光点”的重要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东航实业就必须做好乘法,使产业间相互促进,才能产生倍增效应。
东航实业以创新为核心,在加快自主研发的同时,积极探索合资合作和技术引进,推动“互联网+”转型,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发挥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和对发展拉动的乘法效应。
东航实业目前所拥有的各产业都是传统行业,大部分成员企业信息化手段较为落后,大多数管理者的互联网意识也相对薄弱。但要想在“互联网+”大潮中赢得新一轮发展,就必须主动拥抱互联网。东航实业一方面加大信息化投入,着手规划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各成员企业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蒋飞飞告诉记者,设备制造和特种车辆维修都是东航实业的传统行业,产品一直处于产业的低端。为推进转型发展,东航实业正在发力进军高端产品行列,力图从实业制造走向实业“智”造,加大设备制造业态的科技投入力度,以绿色低碳产品为突破口,淘汰老旧产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自主研发并制造了多款国内领先及绿色低碳概念的机场地面特种车辆,如空客A380上舱食品车、全封闭雨篷客梯车、太阳能客梯,在航空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尤其是2014年研发的太阳能客梯车,节能环保、设计精心,应用了多项最新科技成果,其中有6项技术领先于国外同类产品。在产品高端化和新能源化的同时,东航实业还着手建立起含产品开发、需求管理、技术管理、生产运营、质量保证、售后服务、市场管理、对外合作等一套较为完善的全流程“智”造管理体系,依托大数据管理,从产品设计制造开始的全寿命周期都提供贴身服务,增加客户黏度,从而将乘法效应发挥出来。
另外,商务酒店业态主动联手OTA,与携程、艺龙等知名网站开展合作,拓宽O2O渠道,深挖旅游市场;车辆维修业态与百度联合建立网上销售推广平台,开展主题促销。东航实业还积极利用东航微信平台,推广产品和服务,市场反响较好。
敢做除法:变革进行时
要提高东航实业发展水平,就必须彻底根除传统观念和思想的羁绊,依法治企、依规经营,发挥好制度建设、人才建设、党群建设、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对企业变革的强大助力。徐平在东航实业管理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要求全体干部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核心做好除法。要改变干部员工安于现状的状况,要实施发展新机制、薪酬新改革,激发员工们的创业激情。
蒋飞飞认为:“从前很多东航的下属企业都是以“上海”命名,现在我们是东航实业集团,东航是央企,是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公司,就要摒弃从前的狭隘视野,要从全国各分子公司进行布局,突破区域化,迈向多元化、市场化。”
东航实业坚持“依法治企、依规经营”的理念,提出要建立集中、统一、规范的集团管控模式。1年多来,东航实业相继建立了涉及战略规划、安全生产、资产管理、干部人事、行政工作、品牌宣传、党群工作、反腐倡廉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60余项,依靠合理的制度和运营机制规范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
东航实业深知,党群工作、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是推动企业改革重组和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1年来,公司党委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草案)》,并结合重要时节,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融合活动,如举办“三八”女职工花艺课堂、“实业青年好声音”歌唱比赛等,不仅为员工搭建了展示风采的平台,更促进了员工的思想融合和企业的文化融合。同时,充分发挥品牌建设和新闻宣传工作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作用,初步搭建了母子品牌管理体系框架,出台了品牌管理和宣传工作制度,建立了品牌管理员、通讯员、舆情监控管理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设计制作了企业形象宣传片、宣传册和产品册,建立了东航实业移动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全面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打造成东航多元发展支撑,成为东航利润新的增长点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闪光点”是全体东航实业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对于刚刚扬帆起航的东航实业来说,还有一定的距离。蒋飞飞也戏称,虽然说起来是个集团,但实际上现在东航实业集团公司还不是航母。东航集团管理层明确了东航实业的发展方向,东航实业领导班子完成了路径的探索,接下来就是带着大伙加油干了。他坚信:只要坚持踏实走好每一步,借着国家政策的东风、东航大发展的助力,东航实业的发展梦想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