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航油+碳税等于什么?
等于危机!
一场我国能源行业的危机,也是民航业的危机,正在临近!
一直以来,欧盟希望对航空公司征收碳税,但是遭到许多国家的抵制,只能在欧洲内部实行。但他们从未放弃。经过多方协调,国际民航组织计划推出一项全球性的碳排放管理机制。对此,欧洲的航空公司提出全球的航空公司都必须参加,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是扭曲了竞争格局,对欧洲不公平。但是这里隐藏着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欧洲已经具备了生物航油的优势,这种竞争也是不公平的。
生物航油作为一种概念已经被炒作了多年,我们也没有认真的对待它。因为它的成本要远高于普通航油。投入正常的商业运营是不经济的。生物材料与其把它提炼成航油还不如提炼成生物柴油,用于地面运输,经济性会好的多。因此,国内公司在生物航油的尝试都是出于宣传环保理念的需要,然而,有些的航空公司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
例如,国泰航空公司,以战略方式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Fulcrum的股权。该公司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从垃圾中提取航空煤油。为了推进这个项目,他们与地方政府、垃圾处理产业者、航空公司结成了全供应链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形成了可以进入实用阶段的成果。一、质量上,产品已经取得了ASTM的证书,并可以和传统航油50-50混合使用。二、成本上,虽然直接制造成本还高于传统航煤,但通过全供应链的合作,以减少的垃圾处理费用(包括少占用的土地、设备、人力等)补贴油价,成本已接近传统航煤的水平。三、环保方面,可以减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80%。四、设计产能,可以达到每天一千吨。
英国航空公司有一个类似的方案,只不过合作伙伴是一家叫做Solena公司,并已于2014年4月16日宣布了一个名为Greensky London的计划。而荷兰的SkyNRG公司是一家赫赫有名的、将地沟油提炼成为航油的公司。虽然成本还高于传统航煤,但是他们也是大有希望的。
这三家公司都在等待一个机会--适合生物航油的新的政策。这个政策一旦实施,航空公司间的竞争格局马上会发生改变。假设碳税是以航油的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的计算,而不是以发动机燃烧排出的碳排放量的计算,那么生物航油就可以享受80%的优惠,即使以50-50的混合比来计算,也可以有40%的优惠。使用生物航油的公司可能一举在航油成本上取得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又是一种技术壁垒,很难短期突破。
当然,欧洲公司也认识到欧盟并不是合适的政策制定者,于是他们想到了国际民航组织,并展开了外交攻势。
也许你会发现上面提到的三家公司都是小的化工企业,他们真的能撼动整个航油市场吗?我曾就这个问题问了一些大的由公司的人员。得到的答案是他们不惧怕这些小公司的挑战,不过他们也非常重视生物航油的研发,现在正处于推出新的生物航油的门槛上,他们更多顾及的是如何平衡生物航油和他们的传统航油之间的关系,以便最大程度上获得利益。但是,以他们的技术储备而言,完全可以使很多不发达国家的油公司在生物航油上败下阵来。受此影响,那些前期反对欧盟碳税政策的国家,如美国,有可能在下一轮的政策博弈中掉转枪口。据英国航空公司称,多方的协调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国际民航组织有望就新的碳税方案,在明年九十月份达成协议。这一次,碳税会换一件马夹--GMBM(Global Market Based Measures 全球市场机制)
生物航油是忽悠还是商机?抓不住的商机就是杀机。当我们的对手把忽悠变成了商机,难道我们还不应该立即警觉并采取行动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市场博弈的格局正在变化。
1.西方公司已经找到了突破生物航油成本高的经营模式。以垃圾制造航油的全供应链协作,加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标准,使生物航油可以从概念走向实用。
2.掌握了垃圾制造航油的技术,可以支撑上述的经营模式。同时,其它类型的技术也取得了接近实用的成本突破,如绿色柴油已经很接近航煤的成本了。
3.博弈各方的立场可能发生变化。现在欧美从政府到民间都在推动生物航油,包括FAA, IATA, ICAO, 飞机和发动机生产厂家、航空公司、传统的和新型油公司。
4.有利于生物航油的政策已经呼之欲出。政府补贴和提高排放成本的全球市场机制,将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完全逆转生物航油的成本劣势。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短板。
1.我们还没有理出清晰的思路,更谈不上经营模式。我们还认为生物航油只是一种忽悠,我们在这方面的尝试,也只是玩概念。
2.我们的技术储备和实用化还不够。我们还在研究,而没有一个投入使用的时间表和与之相关的多方共同推动的项目管理。原因是还没把生物航油当作一件可行又迫切的事情。
3.我们对博弈格局的变化和新一轮的政策角力还没有应对的策略。
危机来了,我们不应该听之任之,必须迅速行动,转危为机。
国家应尽快组织研究如何应对新的碳税博弈的策略。我们应该集中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尽快以实用为目的,进行研究,并参与生物航油标准的制定,突破技术,建立商业模式,并准备好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谈判策略。(作者:朱坚 东航股份公司采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