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992年,厦航首批“大改驾”飞行学员与外籍飞行教员研讨飞行技术。(资料图)
编者按
民航资源网2014年7月23日消息:时光飞逝,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沧桑巨变,转眼间厦航进入而立之年。随着厦航30周年庆典日子的临近,我们收到大量的纪念性文章和新闻线索,讲述与厦航共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勾画出30年来个人、企业、时代的成长历史,从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厦航创业的艰辛,守业的不易,立业的精神。“追忆厦航成长史·讲述”,与大家共同追忆历史,铭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总结经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激励后人,为厦航基业长青前仆后继。
得来不易,更懂珍惜
1992年以前,厦航的飞行员都是从空军部队引进,他们有较好的飞行经验,为厦航的起飞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厦航机队地不断壮大,单单从空军部队引进飞行员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公司的需求。如何培养飞行员成了一个重大难题。1992年厦航在全民航界中首创以“大改驾”模式培养飞行员,并迅速被业内学习。
人物名片:印杰,1991年1月调到厦航。在这之前,他是山西民航工业通用航空公司航医室主任,招飞体检队队长,专门从事航空卫生工作。他参与了厦航第一次“大改驾”的招飞工作,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摸索:拿出标准,制定程序
1984年厦航成立,我是1991年1月到厦航的,那时只有一个医生、二个护士从事地面医疗保障。我的到来,填补了厦航航空卫生工作的空白。
1992年厦航提出以“大改驾”方式培养飞行员,即从大学理工科毕业生中选拔并自主培养飞行员。这是厦航的第一次,也是中国民航业内的第一次。去哪儿招,怎么招、招哪些人,都没有先例可循,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我虽然在山西也从事招飞体检工作,但那主要是针对高中毕业生。“大改驾”是个新生事物,我们都很慎重,一点儿也不敢马虎。
公司领导经过成熟思考做出“大改驾”的决定后,我们很快确定好赴高校招聘第一批自主培养飞行员的时间表。在这之前,必须拿出符合飞行员身体条件的体检标准,制定出体检程序。体检标准好办,只要严格按照民航局飞行员的标准进行就可以,五官科、眼科、内科、外科怎么规定就怎么查,不能降低标准。这些标准我都很熟悉,做起来也得心应手。体检程序就只能自己制定,我参考在山西体检队的做法,摸索出了一套程序,制定了体检的程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在招聘前拟好方案并进行了多次论证。
实践:加大宣传,严格体检
1992年,我随公司人劳部的同事一起到南京,配合人劳部进行招聘工作。当时,我们专找最好的理工科大学。刚开始招聘的时候,反响也不大,很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听到我们要来招飞行员,像是听到天方夜谭,觉得很陌生和不可思议。90年代初,国内很多人连飞机都没坐过,何况是去当飞行员。
我们只好加大宣传力度——跑宿舍。我和人劳部的同事拿着宣传单在校园里各个宿舍楼去跑,像“推销员”一样主动接近学生,去他们宿舍里宣讲厦航的“大改驾”政策。人劳的同事负责宣传政策等相关事项,我负责招飞体检常识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当飞行员需要什么身体条件,身高要多少、视力要多少,让学生心里有数,衡量自己是否大致符合条件。我们挨个宿舍宣传,只要有大四的毕业生绝不漏过。跑了一个宿舍又一个宿舍,一栋楼又一栋楼,一个学校又一个学校,靠着传单和嘴巴,用最传统最真诚的方式来打动学生。
经过地毯式的宿舍上门宣传,参加我们招聘宣讲会的人多起来了,先后有一百多名大学生参加了1992年“大改驾”招飞的报名。我的工作也随之展开——身体初步检查。
因为只有我一个航医,我担任了身体初查的所有工作:五官科、眼科、内科、外科,都要对照民航局的标准严格检查。既不能把符合标准的学生淘汰了,也不能把不符合条件的录取了,因此初检很重要。初检采取单科淘汰制,一科不过关就不能进入下一科的体检。因为是第一次招飞,我们的标准非常严格。身体有一项不行就不行,不管他是党员、是班长还是其他学生干部,该淘汰就得淘汰,这是对安全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本人的负责任。
收获:招到四个大学生
经过初查,最终只有十几个人合格。这就意味着他们进入了最后一轮——民航局华东体检队的复查。经过复查,一共有六个人合格。消息传来,我们都很高兴,这是一份极好的成绩单。厦航这次初查的复查合格率在40%左右,而当时整个民航的体检复查合格率平均只有15%左右。这证明我们的初查是严格遵照民航局的体检标准,也证明我们的体检业务是经受的住考验的。而且这也无形中节约了公司的费用支出,因为派人到上海参加华东体检队的复查的交通费用等均由公司承担。前期招聘投入的人力、物力,如果因为复查体检不过关就相当于前提工作白干了。因此,第一份成绩单让我们充满了信心。
因为各种原因,这六名大学生中最终入职厦航只有四人,他们是杜利、蒋卫东、张朝顺、王建义。这四名大学生在国内进行了飞行基础理论培训和英语能力强化训练,又由公司送往国外一流的飞行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飞行驾驶技术训练,最终培养出了厦航第一批自主培养的民航飞行员。
事实证明,这种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源培养飞行员的模式成本低、周期短、起点高、技术好,是培养飞行员的有效的成功模式,因此后来相继被国内各民航企业所借鉴采用。敢吃螃蟹,开风气之先的厦航也得到了丰裕的回报,这些“大改驾”方式培养起来的飞行员也成了厦航这些年突飞猛进发展的重要动力。
经过1992年第一次“大改驾”招飞工作,我们总结出了丰富的招飞体检工作经验,为以后招飞体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招飞不容易,飞行员的培养更不容易。作为厦航航医人,我们更要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飞行员们,全心全意做好飞行员的航空医疗保健工作,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上一篇:法航加蓬公司新任总经理正式就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