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一年一度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召开。“试行高空移动终端接入局域网或互联网服务,鼓励航空公司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在具备客舱无线局域网的飞机上,实现旅客利用自备移动终端接入客舱娱乐信息系统;在具备客舱空地通信能力的飞机上,实现空中接入互联网,让旅客空中有WIFI”成为2018年中国民航工作重点之一。
2017就快过去了,中国民航业将记住这一年。
从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到中国首颗Ka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发射;从民航局宣布解除飞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禁令到国产机上互联网产品首次获全球适航认证。2017年对中国民航业,特别是对中国的机上互联网、空中WiFi而言,是进击的重要一年。
上周,民航媒体评出2017中国航空行业8大年度热词,包括大飞机、空中WiFi等。其中空中WiFi第一次进入行业年度热词。本周是2017的最后一周,我们重点锁定中国空中WiFi,盘点关键词,展望新趋势。也许2018的不少惊喜,会在本文中有迹可循。
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禁令解除
地面的世界,是互联网正颠覆式地改造一切。空中的世界,却是乘客越来越难以忍受的留白。
2017年,飞机上手机开放终于从民间呼吁,走向民航局决策。9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第五次修订发布,放宽了对于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允许航空公司为主体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中国民航局飞标司还制定了相应的审核、评估的方法,来接受航空公司的申请。
9月18日,中国民航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放宽对于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
此前,FAA和EASA已经先后解除了对机上便携电子设备(手机)的禁令。然而依照原先规定,国内飞机上仍不得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今禁令解除、政策利好,中国的空中WiFi迎来重要发展拐点。部分航空公司透露有望于2018年一季度开放手机试点。
事实上,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对于空中WiFi早有布局,机上互联网业务“磨刀”已久,但只有少数乘客自带的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可享受WiFi服务。手机开放使用,才是空中WiFi规模商用的真正开始。
中国空中WiFi飞机超过100架
截止到2017年4季度,国内飞机安装有基于Ku卫星的机上互联网系统的,超过了100架,机上互联网覆盖率约为3%(2017年预计中国民航总机队规模约3200架)。100多架空中WiFi飞机中,有73架来自东航的宽体机。换句话说,中国的空中WiFi目前仍然处于试点萌芽阶段,特别是国内航空公司的窄体机队,几乎没有任何机上互联网能力。
但令人欣喜的是,国内空中WiFi进击的步伐越来愈快。绝大部分航空公司意识到机上互联网的至关重要,开始积极启动项目、提前谋划升级。南航、国航、厦航、海航等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均已经从原先的局域网(内网)升级到Ku卫星机上互联网。
以Ku卫星网络的带宽能力和价格,基本可以配合机上互联网的试点和小量体验。考虑到未来全舱乘客的WiFi接入,进一步挖据商业价值,2018年更多航空公司则需要寻求更高技术手段。
Ka高通量卫星商用就绪
按照现有技术手段,空中WiFi的实现,大多是通过机载卫星通信来进行互联网接入。在客舱这个像房间一样受限密闭空间中,超过一百位甚至数百位“住客”在使用WiFi,这就使得互联网出口带宽显得至关重要了。那么,运营商搭建出来的卫星通道究竟是LTE?还是GPRS?
2017年,中国首颗高通量卫星(HTS,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浮出水面。4月12日,中星16号(实践十三号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容量20Gbps,可覆盖中国大部分区域。根据主办方中国卫通在9月份的首届机上互联网高峰论坛上的介绍,每架基于Ka卫星的空中WiFi飞机,都将拥有超过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乘客体验可直接对标地面4G LTE。这将大大解决现有Ku实验网空中接入带宽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对航空公司而言,Ka流量成本仅为传统Ku的1/5甚至更低,更有利于空中WiFi的规模运营、持续运营。
9月14日,中国首届“机上互联网高峰论坛”召开,论坛以“高通量卫星赋能机上互联网”为主题,支持国产Ka频段高通量卫星应用,规模发展机上互联网产业。工信部、民航局、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以及机上互联网产业链各方出席。
Ka卫星商用准备就绪,为机上互联网产业进入4G时代奠定了基础。
机上互联网全球趋势:无Ka,不WiFi
全球高通量卫星和Ka卫星资源的快速发展,正引领着全球机上互联网升级进阶。无Ka,不WiFi,或将成为2018的风向。
2017年北美地区已经有超过500架飞机提供基于Ka频段的高速机载WiFi服务,乘客的手机接入带宽已经达到12Mbps!随着今年6月ViaSat-2卫星的成功发射,美国卫星运营商已经能为北美和大西洋至欧洲航路提供合计420Gbps的Ka频段容量,数十倍于Ku卫星(美国松下航电和GEE公司采用的技术方案)和ATG(美国GoGo公司主要采用的地面搭建信号塔的技术方案)能够提供的机上互联网总容量。
也在2017年,Inmarsat公司开启了基于Ka频段的GX Aviation服务。Inmarsat的Ka频段卫星服务已经有超过1000架飞机的订单。
除了北美和欧洲地区,在全球其他区域,包括澳洲、中东、亚太等,都已经具备提供规模商业服务能力的Ka频段高通量卫星资源。
截至去年底,全球机上互联网覆盖率超过25%。预计到2019年,全世界近七成的航空公司将运营互联网飞机。美国航空、维珍航空、汉莎航空、新加坡航空等全球多家航空公司已经开始升级到支持Ka频段高通量的机上互联网机队。其中,美国捷蓝航空(JetBlue)基于Ka频段高通量卫星,采用机上互联网入口平台合作运营模式,由第三方互联网支持,提供给乘客全程免费上网服务!已经给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机遇。目前,为ViaSat和Inmarsat提供机载设备的,则主要是Honeywell等国际航空电子公司。
全球航空公司中,已升级至基于Ka卫星的机上互联网机队包括:JetBlue(捷蓝航空)、Virgin America(维珍航空)、American Airlines(美国航空)、Lufthansa(汉莎航空)、QATAR(卡塔尔航空)、ISRAEL AIRLINES(以色列航空)、SINGAPORE AIRLINES(新加坡航空)、AIR CARAIBES(加勒比航空)、SAS(斯堪的纳维亚航空)、Saudia(沙特航空)等。
FAA、EASA批准国产产品适航认证
反观国内市场,此前我国航空公司的空中WiFi系统基本由国外供应商垄断。包括工信部多个司局等在内的国家部委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关注构建安全可管可控的机上互联网络。自主研发制造国产大飞机和航空电子装备,既是国家战略,更是产业链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2017年4月,在全球规模最大的客舱产品和航空设备盛会——德国汉堡AIX2017上,我国的飞天联合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基于Ka高通量卫星的机上娱乐及网络(IFEC)系统。作为国内首家提供支持Ka高通量卫星的IFEC系统的供应商,其产品已经应用于多家海外航空公司。2017年,飞天联合的IFEC系统还获得了美国FAA和欧洲EASA适航认证。
国产民用航空电子产品在国内的规模商用、资本注入、产业布局,或将成为2018年空中WiFi领域的重要看点。
机上互联网中国节奏:飞奔起跑,弯道超越
12月1日,中国航空器材集团与中国电信总部签署机上互联网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造民航客机机载娱乐和通信系统产业链,共同推进基于Ka频段高通量卫星的机上互联网规模商用。
2017年,中国民航旅客发送人次约5.5亿人次。在陆地移动网络服务无所不在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习惯无时无刻连网的便捷,也越来越难以忍受乘机飞行时网络的中断。机上互联网能够填补互联网连接的最后一个空白。
使用手机的禁令解除,高通量Ka卫星的成功发射,国产系统的全球适航认可……中国机上互联网产业已经具备了飞奔起跑、跨越发展的所有基础,虽然目前相较于全球的空中WiFi覆盖率仍有差距,但2018年能否弯道超车,进入全面服务和运营阶段,非常值得期待。
预计到2021年,中国机上互联网机队规模有望接近总机队规模的50%,超过2400架。
2018近在眼前,我们期待空中WiFi行业浪潮汹涌而至,我们期待中国“真正的”机上互联网时代迎面而来!
上一篇:支线航空明年将迎政策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