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的手怎么这么多茧子?”拉着妈妈的手端详,王桂英的儿子没法不好奇,书本里都说妈妈的手又暖又软,可自己妈妈的手掌却覆上了一层又厚又硬的茧子。38岁的王桂英是首都机场物业公司东区手推车项目部的服务员。昨天(1日)清早7点,整理好工作服,她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您好,请让一下,谢谢。”首都机场T3航站楼,王桂英爽利的提示声中,十辆串在一起的手推车如长龙般驶来。人多拐弯时,站在车尾的王桂英紧按车把,膝盖微曲重心下移,双手发力,笨重的“长龙”便如自行车般灵巧地转弯前行了。
一个月前调任班长,王桂英如今负责T3航站楼国内出发层、到达层和停车楼好几千辆手推车的调度。每个站点不能断车、旅客用完的散车要及时收集避免影响他人、每集齐10辆就要流动到其他急需用车的站点、确保车轮车身等各处没有故障……这些都是王桂英和同事们的工作。仅在T3出发层这一层楼内,就有40多个手推车集散点。
“早上七八点,出发层的手推车使用量猛增。到下午2点,大批旅客到达时,‘用车高峰’又转移到了到达层。一旦有航班延误,这些规律性的用车时间还会被打乱,要根据经验动态调整。”王桂英说,粗粗算下来,她每天要推车千余辆次。
一天的工作下来,在各个站点之间“转岗”协调调度的王桂英,每天走上十五、二十公里丝毫不在话下。这不,新年了,她也给自己置办了一件新“装备”——一双结实的黑色运动鞋,“普通布鞋一个月就穿烂一双,穿这运动鞋,能顶仨月。”
手推车卸下旅客的重担和疲惫,可管理、调度起来却并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那般轻松。一辆车二三十斤重,推着每十辆一串的手推车队拐弯、上坡,若没有足够的臂力和巧劲,很容易跑偏甚至失控。“五一”、“十一”、春运人流密集的高峰期过后,王桂英的双手和胳膊总要肿上好一阵,护腕、膏药是她和同事们的常备品。
或许有人会疑问,不过是小小的手推车,旅客早用一会儿或是晚用一会儿的事,真有这么重要?“当然重要,散车如果放在人群中不及时收走,很容易绊倒旅客,非常危险。旅客如果长途飞行甚至经历延误之后还要拖着沉重的行李,情绪肯定差上加差。”小小手推车服务给旅客带来的影响,她们毫不马虎。除了调度管理手推车,王桂英和同事们还要经常做问讯服务、外语训练、安全服务等培训,在各个角落碰到需要帮助的旅客,她们都会笑着迎上。
昨天是初五,是北方人“破五”吃饺子的日子。王桂英的塑料饭盒里,却只躺着一张饼和一份蒜苗炒肉。她的丈夫是一名京东快递员,昨天清晨3点就出发去上班了。王桂英大年初三刚上了一整晚夜班,休整一天后清早5点又起床上班的她,实在没腾出精力包饺子。“少吃回饺子不要紧,看见旅客特疲惫的时候拿到手推车一身轻松,给我们一声‘谢谢’或者哪怕就一个微笑,我这心里就可得劲儿了。”说着,腼腆的王桂英眼睛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