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加快,航空业也面临着快速发展机遇。
1月7日,2019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开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航空旅客运输量6.1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3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9%、4.6%。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全国千万级机场达37个。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CADAS(民航数据分析系统)数据,并结合公开报道统计发现,目前中西部的郑州、西安加速赶超。同时,在北上广空域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航企也将更多资源转移至超大型机场周边的大中型机场,周边大中型机场快速增长。
北上广航班时刻紧张 增速较低
这其中,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稳居前三位。
2018年12月28日,随着中国国际航空CA932德国法兰克福—北京航班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平稳落地,首都机场诞生了今年第1亿名旅客。这标志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成为中国第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也是继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后,全球第二个年旅客量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
首都机场也是我国目前唯一拥有3座航站楼、3条跑道、双塔台同时运行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不过,受制于时刻资源紧张,近年来首都机场各项指标的增速在放缓。2007年以来,首都机场飞机起降架次逐年增长,2009年达到过近13%的增速峰值,但从2013年以后飞机起降架次增速降至3%以下。
目前正在建设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北京在首都国际机场之后第二个国际机场,将于2019年6月30日竣工、9月30日通航运营。中国民航局1月3日披露了大兴机场转场投放方案。方案显示,南航、东航以及首都航、中联航将转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航集团、海航、大新华航等留守首都机场。国航为中航集团的主体。
根据方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将在2021年和2025年分别实现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7200万人次的建设投运目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亚太地区重要复合枢纽、服务于首都核心功能,将在现有基础上,缓解“拥堵”,提质增效,实现旅客吞吐量8200万人次的工作目标。也就是说,未来首都机场吞吐量将比现在减少20%左右。
上海浦东机场的吞吐量达到了7405万,增长5.8%,位居第二。如果加上虹桥机场,上海的航空旅客吞吐量继续稳居第一。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机场集团旗下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完成年旅客吞吐量11769.97万人次(浦东机场7405.42万人次,虹桥机场4364.55万人次),完成年货邮吞吐量416.94万吨(浦东机场376.19万吨,虹桥机场40.75万吨),客运量同比增长5.20%,作为全国最大的航空枢纽港客流再创历史新高,货运量与航班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2018年,广州白云机场在2017年一举突破6500万人次的基础上,实现旅客吞吐量接近7000万人次。
北上广旅客吞吐量稳居前三,增速方面均不高于6%,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是由于这三大城市的基数已经很大,增速自然会放缓。另一方面也主要跟空域资源紧张、航班时刻增量空间有限有关。
民航资深专家李晓津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目前北上广都存在空域资源紧张的问题。以北京为例,在北京航班时刻紧张的情况下,中小机场航班也可以飞到石家庄或者天津机场,再通过便利的轨道交通到达北京,未来随着京津冀航空的发展,也可以先飞到唐山、秦皇岛等地再到北京。
受航班时刻容量的影响,航企也将更多资源转移至超大型机场周边的大中型机场。例如,例如北京周边的天津,上海周边的南京与宁波,广州周边的珠海旅客吞吐量均超过10%,其中宁波和珠海超过了20%。
民航局表示,2019年将深入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开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战略规划编制。
郑州赶超厦门 增速位居大型机场第一
与此同时,2018年机场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中西部核心城市继续快速发展,包括郑州、西安的表现都十分亮眼。
其中,厦门高崎机场在去年被南京超过后,今年继续被郑州新郑机场超过,郑州机场上升至第12位。数据显示,郑州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增速达到了12.5%,增速在2000万以上级别的机场中高居第一。
郑州机场吞吐量的快速增长,与近年来郑州加速承接产业转移,人口快速增长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郑州市人口净增加了15.7万人,这也是郑州连续7年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5万,在二线城市中的表现相当亮眼。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教授分析,郑州人口快速增长,城市高速扩张,主要是由于河南人口规模很大,城镇化水平却相对滞后,到2017年才刚突破50%,比全国低了8个百分点。目前河南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使得各种要素不断向郑州集聚。
去年4月,郑州机场正式升级为4F机场,可起降全球最大民航客机,这使郑州机场的运行保障等级得到大大提升。同时,通过加密和增开航线,郑州机场已形成覆盖全国及东亚、东南亚主要城市,联通大洋洲和美洲的客运航线网络。
去年西安咸阳机场旅客吞吐量 超过4460万人次,全国机场排名争先进位由第八位升至 第七位 ,飞出了追赶超越加速度。
2018年12月11日,西安迎来了2018年度第75万名“新西安人”,这也标志着自2017年年3月1日西安户籍新政实施以来,新增人口突破100万。按照规划,到2020年,西安户籍人口超过1200万,常住人口超过1500万。
在旅客吞吐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西部核心城市机场的航空货运也在快速增长。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高级统计师葛金梅在去年11月底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货运高峰会议上介绍,从区域的整体情况来看,二线城市的航空货运比重在不断提升。随着近年来市场集中度的不断下降,中西部地区的郑州、武汉、重庆、西安、成都等二线城市正在成为新的市场焦点。
以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无锡,广州、深圳主导的三大城市群航空货运市场份额,除广州、深圳外,都显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北京、天津从2010年的15.69%,下降至2018年前9月的14.13%,上海、南京、杭州、无锡从2010年的37.94%下降至2018年前9月的31.96%。而西安、成都、重庆、郑州、武汉则从2010年的8.7%上升至2018年前9月的12.26%。
李晓津告诉记者,随着产业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的转移,中西部核心城市的航空货运也随之崛起。不过东部大型机场也会有新的发展空间,比如可以重点发力国际航线,发力高端服务领域。
此外,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增长较快,这与深圳新增国际航线较多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机场新开洲际客运航线9条,均为直飞洲际航线。新开国际航线航空公司主要以国内航空公司为主,其中海航开通5条。新开通的洲际航线频次普遍较低。2018年深圳机场国际客运量458万人。深圳机场在打造门户型枢纽方面,又提升了一个重要层次。
表:37个旅客吞吐量过千万的机场(来源:CADAS)
下一篇:新机场争宠,“第一国门”陷两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