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场空港 >

关于支线机场管理问题频发及难整改的原因分析

发布日期:2018-05-22 来源:未知 下载此文章

        前些日子,我在网上一个民航支线机场安全管理的QQ群里看到了这样一句牢骚话:“检查起来这也问题、那也问题、哪里没问题?整改起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样改才行?”。我在浏览文字和漫画的时,没仔细想,一笑了之。但后来回过头来一琢磨,觉得不对呀!一群负责支线机场安全管理的人为什么有这种感慨和迷茫呢?于是,我便提起笔来写下了以下观点和文字,与大家商榷和共勉。

  支线机场安全管理问题频发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在各行各业,安全都是永恒的生命线,这样安全管理理所当然就成为永久的话题,在任何时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应该把安全来开玩笑的。在民航支线机场更不例外,一直强调安全就是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没有发展等等一切。因此,从理论上讲,在支线机场无论上到高级管理层、下到普通员工在思想上都很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可为什么会出现 “检查起来这也问题、那也问题、哪里没有问题?”的现实情况呢?

  笔者认为,在支线机场安全管理过程中,有的基层单位或部门检查起来问题多不外乎是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的原因是该单位一线的员工或基层管理人员都将此类问题习惯了、麻木了、视而不见了。有的同志不按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保障、自己觉得怎样方便就怎样来,只要能省事、能偷到懒就行,根本不考虑这些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是多少人经过多少次实践而得出的经验总结,并不是如他们所想象的和看似的可有可无,它往往就是安全的一道至关重要的防线和堤坝。如机务放行人员在飞机推出机位前必须围绕飞机做完整的一圈巡视检查的流程就是如此,一点都马虎不得。再比如,投入运行保障的设备带小故障运行问题,有的当班员工为了图自己偷懒省事,发现了小毛病而不愿修,虽然问题明摆在这,心想“只要在我值班时不出事就行,等下一班来处理吧”, 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等到下班就走人,而接班的人,如果也和前者一样,这样久而久之,出问题是必然,不出问题才是不正常。等到事后分析时,大家都说这问题隐患早就存在,只不过是当事人运气不好,倒霉碰上了大问题而已。他们殊不知: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该单位或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工作没有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点上:一是工作能力和思想没到位。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往往一人管一大片业务模块,除了受自身的思想、专业、能力、精力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外,甚至有的还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思想,认为下去检查督促是去和人家过意不去的、是找人家的茬,这样就导致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平时就根本发现不了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隐患要么因时间和精力顾不过来、没有引起足够适当的重视,要么就根本不想去管,听之任之;二是工作方法和作风没到位。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工作重心错位,平时坐在办公室,不到一线去,把安全监管巡视变成安全报表记录,等一线把安全报表和风险隐患单上报了过来再进行统计,对一些员工反映的问题仅是做好记录而已,只有等到出了问题要对上下一个交代时,才到一线去搞事故调查;三是工作缺乏韧劲。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有的怕提问题,生怕提出问题多让领导心烦,或怕领导要其自己想办法解决;有的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发现了问题隐患,也提出来了,但受单位人、财、物限制、甚至是上级领导的意见或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也只好将其束之高阁。这样长持以往,等到上级监管单位来检查自然是这也问题、那也问题、哪里没有问题。

  支线机场安全管理问题难整改的原因分析

  民航支线机场的安全管理也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为原则的。只要检查发现了问题,当然就得马上整改。可为什么有的问题“整改起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样改才行?”的感慨和迷茫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监管检查人员和支线机场运行保障人员对规范和标准的理解不同,导致整改单位或部门心不甘、情不愿。笔者也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有家支线机场在新建机场时,就在消防蓄水池旁边建设了一个气象观测场,等到运行了好五、六年后,该机场要进行航空安全审计时,一名监察员就提出该观测场不符合规范标准,理由说是“气象观测场旁边不能有大面积水体,要求整改”,当时该机场的航务部门的负责人也据理力争,说这仅是个几百平米左右面积的消防蓄水池,不能算作大面积水体,民航规范标准上的大面积水体原则上是指水库、湖泊、大江大河等,且该气象观测场都已运行了几年,数据一直都很稳定正常。他还特意指出这是消防蓄水池,如填塞,消防又不达标。“但人微言轻,无济于事,只得按照监察员的缩小消防池水面面积要求进行整改。于是,机场方花了好几万便在消防池中部位置,构筑了一道钢筋水泥堤坝,将靠近气象观测场的一边水池说抽干,该气象监察员才勉强签字过关通过相关的审核。针对此类情况,整改单位不能硬碰硬,要加强与监管检查人员的沟通,争取达到一致满意的结果。

  二是各模块检查监管人员仅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缺乏全局意识,使支线机场整改单位或部门左右为难。就拿上面这个案例来说吧,按照气象模块监察员的要求,抽干的水池本来要用泥土填满,幸好负责消防模块的监管人员来检查,说仅保留一半水池,蓄水量达不到要求,要整改。无奈之下,又将靠近气象观测场的水池注满。后来,气象模块的监察员又重提此事,恰好机场方再着手筹划二次扩建,则提出待二次扩建中再重新选址迁建气象观测场,就这样,这个机场气象观测场就一直运行到现在,不但设备运行良好,而且各项数据仍然相当准确。此外,据了解,目前关于气象观测场选址规范(新版)征求意见稿上也好像取消了这一条款。针对此类各模块检查监管人员仅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情况,可由机场公司出面与监管单位领导进行整体协调,确保将问题一揽子解决。

  三是支线机场在落实上级检查监管部门提出的有的整改意见确存在难言之隐。主要难在这些点上:第一,上级检查监管单位的规范标准要求太高,如支线机场的专职消防战斗员的配备和医疗救护设备的配备等,整改单位如果要按检查单落实,无论从机场的财力、还是从人员队伍上都很难满足,即使有的机场采取了一些变通或等效的方法,(诸如采取人员兼职、将公益职能归位全权委托地方),甚至都很难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第二,机场经营管理模式的多样性也影响问题整改的进程与效果。如监管部门下了整改通知单,支线机场则拿着整改单向管理自己上级呈报告,要求整改所需的人、财、物;而上级公司或主管的政府部门其实力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上级财大气粗,即使是九牛一毛的事,亦走一下程序,也不可能立即可以到位整改,更何况还有穷家难当的、惺惺相惜而捆绑成的机场集团公司,则更为难上加难;如加上有的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及公司领导的认识不到位,那整改的事情就更难办,这样检查监管则成了一纸空文,最后有的整改项目甚至是久拖不决、不了了之。诸如此类问题,支线机场不妨开诚布公地和相关单位沟通,阐明目前的困难情况与问题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争取早日解决存在的问题。

  总之,机场安全管理是我们每一个机场生产运行保障管理者的责任,我们务必守土有责。不管摆在我们面前有多少困难,我们都没有理由退缩和推诿。如今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从局方行政监管方式到企业法定自查的变化,支线机场的管理机构也对安全的底线思维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从“你要我安全”逐渐转变到“我主动要安全”,积极履行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大对自己机场合约商的监管,营造出了较好的安全生产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氛围。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宗旨,强化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带领好自己的团队,朝着既定的安全和服务的目标奋勇前进。

上一篇:巫山机场计划10月试飞 明年通航

下一篇:我国西南地区最大机场配套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主办单位:民航发展网     承办单位:北京盛世华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10-68160386    传真:010-88210800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其言论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

工信部备案许可:京ICP备190535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