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南极,作为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北极没有任何土地,它其实是由巨大的冰盖组成的,是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移动大陆”。
由于冰面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还有可能融化、开裂,因此在北极中心建设可以长期驻扎的基地就变得万分困难,更别说建一个可供飞机起降的机场了。
不过,这一挑战也终于被人克服,在距离北极点约25英里的一个地方,每年都会出现一个名为巴尼欧冰营的基地。为了这个基地,有一批勇士会搭乘飞机来到北极上空,和众多装备一起跳下,开启一年一度的建设工作。
巴尼欧在地图上的位置
机场的建设从3月份开始,此时,北极处于极昼,而冰川也不会因为温度太高而融化。
建机场的第一步就是找位置,通常来说,一个由俄罗斯地理协会赞助的团队会作为先行者,乘坐直升机,对北冰洋上的冰面进行调研,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建设机场的合适场所。
在冰面上建机场并非易事,设想下,现代飞机加上装载的设备、燃油轻轻松松几十吨,降落时也会带来多大的冲力。因此,想要找到一块适合的地点,不仅要万分宽阔,还要足够坚硬,能承受起飞机的重量。
当调研团队确认可以建设机场的位置时,建设团队就会出动。但此时,由于北极上还没有合适的交通方式,他们只能搭乘运输机来到北极上空,然后用空降的方式落到目的地。
但是要建机场,光有人肯定不够,因此在执行空降任务时,建设团队也会空投两台推土机、足够的燃料、食物、帐篷一起到待建的机场附近。
如果问这会是什么场景,各位可以想象一下,玩《绝地求生》时的空投会长什么样。其实这里的空投也差不多,一个个大箱子往下飞,不同的是,数量更多,落地也不会冒红烟。
普通人自然无法胜任这种工作,而参与建设的俄罗斯人则已经多年与冰打交道,不少人就是原来的俄罗斯军人,掌握有包括跳伞在内的各种技能。
在所有必备物资都落地后,建设队就会开始机场的建设。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并平整光滑,北极冰面上的冰高低起伏,人可以走,车可以走,但飞机就不能走了。
因此,建设团队会先用推土机将机场附近的土地平整,但是由于一些冰层较为坚固,还是需要人用手工的方式将其凿开。再平整结束后,他们会在跑道附近放上有颜色的小石块,并垒砌一些冰墙作为跑道的标志。
可以说,这里建机场,让小编想起二战时期野外机场建设的标志。由于是在极昼环境下建设基地,机场也不怎么需要考虑灯光的问题。
建设完成的机场就长这样。其实设备还是比较齐备的,一条笔直的跑道,图片左边还可以看到一个直升机停机坪。
跑道主要为往来的安-72运输机服务,安-72是前苏联研发的一款双发短距起落运输机。之所以用他是因为他专门为土跑道和冰跑道做过设计,能在这里起降。发动机处于机翼上方也能避免异物在不平跑道起降时被吸入发动机内。
不过,即便是安-72这种经过特殊设计的飞机,在落地后也不允许关闭引擎。由于低温,关闭引擎后飞机就难以再次启动,等货物和人员全部被下机后,安-72就会马上返航。
营地配备的直升机是俄制的米-8中型运输直升机,主要用来在北极点附近执行一些运输任务,如将旅客从营地直接送往北极点再接回,免去路上辛苦。
第一批搭乘飞机的旅客主要是巴尼欧的建设人员和服务人员。他们会和机场建设人员一起,在巴尼欧搭建一个冰上小镇。小镇内,会有酒店、厨房、厕所、加油站、医院,以便为后期到来的客人们服务。
很多人可能觉得,飞机起飞的地点一定会位于俄罗斯境内,但实际上,所有想要前往巴尼欧的人都会先到挪威斯皮兹贝尔岛上的朗伊尔城等待,这里是世界上最北的小镇,距离巴尼欧营地还有680英里(约1100公里)的距离。
前往巴尼欧营地的人员构成多种多样,除了科研人员、还会有探险员、运动员以及游客。科研人员主要为了在北极进行一些科研探测任务、探险员则可能进行一些北极徒步乃至跳伞运动,运动员则是想参加下北极马拉松,游客则就是为了来北极参观。
但不论是谁,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会去北极点一趟。
实际上,由于巴尼欧只能存在几个月的时间,因此,接待的人数也万分有限,一年大概只接待500人左右。因此,去一次巴尼欧价格也十分昂贵,如果想在巴尼欧待几天再搭乘直升机前往北极,大约需花费2.5万英镑(约22万人民币)。
但是,小编看来,这个花费还是很值的,毕竟,你可以出去和别人炫耀说:“为了去趟北极,我让他们20天前给我在那建了一个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