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乘坐飞机商务出行、旅游的人数屡创新高。机场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6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9439.3万人次,连续7年排名世界第二。作为大型国际枢纽,旅客吞吐量的屡创新高给机场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旅客需求的个性化也对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都机场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来应对新的形势。在“智慧机场”概念的带动下,首都机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感知、广泛互联,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从而保障安全运行、提高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创造价值收益。未来,首都机场“智慧机场”建设将会更加注重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热点技术的应用,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打造机场综合旅客服务门户。由传统的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自助式服务转变,由分散资源服务向线上线下服务资源一体化转变,由内而外自发完成“智慧机场”的转型,以确保首都机场国际大型枢纽的运行服务品质。
首都机场“智慧机场”的诞生 能带来哪些变化
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国内民航行业专业人员提出了“智慧机场”这一概念。
机场是人员密集型的公共服务场所,存在着业务规模大、运行主体多、运行情况复杂等行业问题。智能科技的加入,提供精准化的服务,一方面能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又能提高服务质量,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真正做到提高旅客的满意度。所以,“智慧机场”是解决或缓解当前机场行业问题的最佳手段和发展趋势。
“智慧机场”本质上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机场领域的高度集成,运用无线传输、大数据挖掘、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实现点到点的实时互联,采集处理信息,实现业务自动化、服务个性化、功能人性化、管理流程化模式创新的过程。“智慧机场”涵盖面很广,但究竟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称为“智慧机场”,现在在业内仍未达成完全的共识和建立统一的规范,而这与其自身的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都机场建设“智慧机场”在国内机场比较早,经历了“电子机场”“数字机场”“智能机场”和“智慧机场”几个阶段。近年来,首都机场对“智慧机场”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旅客能迅速了解航班动态和延误的原因、办理全自助托运行李手续、在航显屏上看到目的地的天气情况、地勤保障人员能对航空器进出港状态实时监控与反馈等都是“智慧机场”的具体体现。
民航“十三五”规划、首都机场集团的“十三五”规划都把“智慧机场”建设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认为“智慧机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民航业的核心工作是“安全、运行、服务”,首都机场建设“智慧机场”主要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以确保安全为前提,以提高运行效率为重点,助力真情服务在首都机场落地,满足广大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在2016年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上,首都机场发布《中国机场服务宣言》,明确“认真研究航空旅客出行的新趋势和新习惯,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以大数据平台建设为中心的智慧机场建设”。
首都机场“智慧机场”的体验 机场可以这样“聪明”
安全与安保的高标准要求既是民航运输业的重要特征,也是“智慧机场”的重要体现。在信息系统管理中,首都机场信息技术部一直本着主动发现问题,安全关口前移的保障思路,全力确保系统稳定和信息安全。
随着航班量的不断增长,机坪监察的压力越来越大。首都机场启用了后台视频监控系统(CCTV),实现了以“后台为主、现场为辅”的智慧监控模式。CCTV系统可通过拍摄图片读取机号信息,进行机号识别。由于很多外航在首都机场降落的航班只有航班号,没有机号信息,这给飞机泊位指引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而在掌握机号信息后,指挥员则可提前了解该飞机机型及所需要的泊位,从而轻松指引飞机停靠。首都机场的四维地理信息GIS系统则在旅客服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在首都机场,旅客只要打开机场的APP,就可以享受到GIS系统的导航服务,实现从室内到室外,位置、定位、导航服务的无缝连接。而且,室内定位可以精确到水平距离3米以内,垂直方向可以分楼层,还可以实现快递跟踪。这项技术不仅在国内机场是首创,在国际也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位置信息对服务还可以更加个性化与多样化。比如,通过分析航站楼内人群的集体密度,为旅客动态推荐安检通道、登机口等信息;通过对行李射频标签的全流程追踪,大幅提高行李准确运送率与旅客行李提取的效率,真正实现机场服务的完备化、及时化、精准化。自助值机、网页值机、手机APP值机等自助服务在首都机场的应用已经成熟,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在家里办好登机牌。首都机场自动托运行李系统的推出受到了许多旅客的青睐,只要刷身份证或登机牌就可以自助打印行李牌、自行粘贴行李牌和交运行李。同时,自助通关设备能够自动记录和识别人脸,旅客在入境时刷一下护照就能通关边检;自助登机设备可识别登机牌上的二维码、一维码和微信二维码,旅客刷一下就可以登机。为了解决在航班不正常情况下信息沟通不畅的难题,此前,首都机场搭建了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平台,后来又联合空管、航空公司等各民航驻场单位大力推进空地自动化协同决策系统(A-CDM系统)建设。A-CDM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但管理清晰的平台,收集了计划动态类、运行资源类、预测决策类等首都机场进出港航班的旅客全流程数据。当航班延误时间超过系统预设的时间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在商业方面,首都机场与支付宝、微信均已开展合作,在航站楼里的移动支付比例也逐年提高。据统计,在与微信开展合作当天,销售额就同比翻了一番,有的货架甚至都卖空了。
首都机场“智慧机场”的愿景 旅客想起乘机出行就愉悦
科技发展靠智慧,智慧取之于人民。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科技部组织举办了两届科技创新大赛,员工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参赛热情,大部分项目是各部门员工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的需求。目前,进入决赛的项目已有近一半投入使用或转入公司的投资项目。此外,信息科技部还经常和互联网公司进行交流学习,了解行业前沿科技,探讨如何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机场发展建设中,从而支撑智慧机场建设。
据了解,首都机场将与腾讯公司和民航科普基金会开展服务信息共享相关合作,进一步拓宽机场信息发布的渠道,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让旅客能够通过便捷熟悉的查询方式获取出行相关信息。此前,首都机场已与腾讯就小程序设计进行了深度交流,将着手开发针对机场具体业务场景的微信小程序,为旅客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
今后,信息科技部将运用数据驱动的模式,优化机场内部与外部的协同流程,建立机场生态系统;整合安全、运行、服务、商业和企业管理五大业务建立全面管理网络,使机场管理更加精准;将通过搭建统一的协同管理平台,对驻场单位、空管、航空公司、地服、油料等机场运行各参与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预测分析,根据运行情况调整计划,对运行业务重新分配;将以航站楼商业为入口,借助互联网实现餐饮、零售、停车、娱乐等资源的整合,使机场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体验和休闲场所。
互联网极大地加快了首都机场迈向智慧化运作的步伐,首都机场互联网的核心是旅客。在未来的某一天,经常乘机出行的张女士准备飞往美国旅游,在家时,她收到了首都机场发来的航班延误信息提醒:“您的航班受天气影响,将会延误2个小时,请您于14时之前到达首都机场办理相关手续。”张女士到达机场后,非常快速地办理了自助值机、自助托运行李、自助通关等手续。此时,距离航班起飞还有一段时间,她拿出手机,操作一键上网,此时收到一条消息:“您此前预订的《美国自由行》一书,今天有货了。”她打开微信小程序,通过实景导航,很快找到了书店,买到了想要的书。在登机口,张女士一边看着新书,一边等待登机。以上的场景便是首都机场未来将给旅客展现的全流程自助服务。首都机场“智慧机场”建设的目标是实现预测性,即对机场航班运行起降、旅客流量变化进行预测分析,解决航班运行保障的滞后问题,减少航班延误与风险,提高机场安全水平,并通过旅客服务与商业管理提前分析出旅客个性需求,做到提前准备相关资源。
全流程自助服务是未来首都机场要实现的便捷快速旅行的目标,也是IATA向全球推广的旅客出行模式。它将运用人工智能和人像识别等技术,为旅客创造安全的唯一身份识别,旅客不用出示登机牌、护照或身份证等,只需进行面部扫描即可值机、登机以及边境检查,使旅客在自助服务流程中享受无感知的快速通关;将依靠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追踪旅客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将通过服务体验、商业消费、娱乐休闲等多种自助式体验,满足旅客在航站楼内漫游的需求,实现全程无缝出行,方便快捷。
首都机场一直是智慧化、智能化交通出行方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其以高效和安全为重点,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操作规程,持续减轻旅客出行压力,让旅客想起乘机出行就感觉舒适愉悦,想要重复体验。
上一篇:深圳机场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