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疆加快构建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吐鲁番、克拉玛依、石河子为辅助的机场群,积极推动喀什机场南疆枢纽建设,实现各机场协同发展。新疆机场集团认真贯彻落实民航局“真情服务”底线要求,着力推进“四个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机场运行效率,着力打造丝路“好机场”,各项生产运营指标实现稳步增长。
1月至8月,新疆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起降架次分别完成1979.92万人次、11.54万吨、22.9万架次,其中,旅客吞吐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138.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累计完成1427.0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6%,完成年计划(2100万人次)的68%,上半年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机场中排名18位;疆内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累计完成552.8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8%。
今年,新疆机场集团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围绕“串、环、延、网、筑”航线网络架构,挖潜增效,积极开拓航线市场。目前,随着莎车机场、若羌机场的通航,喀什机场新开通喀什—伊宁航班,喀什—库尔勒—克拉玛依航班、喀什—吐鲁番—西安航班。喀什机场疆内串、环网络进一步丰富,出疆航线持续筑牢,南疆枢纽建设初见规模。新疆机场集团运输生产量将进一步增长。
新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军介绍,新疆机场集团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新机场建设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落实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为契机,紧紧围绕好机场的6个特点(具有尽可能多的近机位、尽可能短的旅客步行距离、发达的跑滑系统、高度的信息化集成、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充足的设备和人力储备),着力构建以提升运行效率为核心的机场保障管理体系,将民航局关于航班正常的重要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他说,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民航业的优势明显。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新疆机场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将极大地提升新疆机场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以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为中心的新疆机场群,作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带动周边区域商贸物流、高端制造、旅游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源,必将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疆机场集团紧紧围绕总目标,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优化机坪运行上下功夫当前国内大型枢纽机场普遍面临资源能力与生产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也不例外。以机坪资源为例,机场现有机坪101个,其中近机位(廊桥)34个,2016年停场过夜航空器最多时达到85架,停机位非常紧张;另一方面,2016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20万人次,单跑道运行高峰日保障航班达到534架次,机坪运行繁忙,各类航空器、车辆、设备、人员等运行秩序复杂,安全压力巨大。
针对现状,新疆机场集团按照“按章运行和保障能力提升两条主线”,着力优化内部运行、加大资源投入,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提高近机位使用率,提高了机场运行保障效率。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航空器靠桥率。加强与空管塔台的协调,完善廊桥使用原则,调整二次靠桥流程,对早始发航班安排就近拖行,对夜间航后航班提前安排;推进快速过站保障,对航后航班实行先下客、卸行李,拖至远机位后再进行清洁和卸货。通过以上措施提升出港航班靠桥率至80%以上,始发航班靠桥数量增加一倍以上,明显缓解了地面保障资源不足的压力。二是统筹分配机坪资源。采取总体分区分配原则,根据航空公司运营情况合理安排停机位,及时发布航行通告,综合各类保障要素提前决策,按照航班时刻灵活安排,避免超能力运行。三是在机场改扩建的规划设计方面尽可能多设置近机位。在充分考虑运行保障效率的基础上,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规划的近机位数量达到70个,其中国内52个、国际18个(含可转换机位)。
在尽可能缩短旅客步行距离上下功夫
除自身晚到原因外,旅客步行距离过长、安检或值机排队时间过长也是导致旅客误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为应对特殊的空防安全形势,新疆机场集团投入大量人、财、物资源,采取安全检查措施始终高于行业标准,严格安检措施,想方设法提高安检效率,利用信息数据的集成分析旅客流程并及时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减少旅客排队情况。增加人员和设备投入,改造候机楼入口安检流程,加强人员资质和技能培训,避免了航班高峰时段旅客在候机楼入口排队的情况;二是降低旅客误机率。对于晚到旅客,利用大数据掌握相关信息,在安检验证环节即提示工作人员,安排其优先检查通过,并在后续登机各环节做好保障,基本杜绝了机场责任原因的旅客误机情况。针对部分登机口距离较远、旅客步行距离长的问题,增加候机楼内摆渡车数量,制作更加清晰的引导标识牌,对候机楼建筑进行改造,有效缩短了旅客步行时间;三是在规划设计新航站楼方面充分考虑旅客步行距离。从尽量方便旅客的角度出发,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新航站楼在设计上采用平层运输、混流、多指廊设计,理论上旅客从通过值机到达最远端登机口的步行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同时在需要较长步行距离的旅客流程上尽量多设置水平步道,进一步缩短了旅客步行时间。
在建立发达的跑滑系统上下功夫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目前是国内两千万级机场中单跑道运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随着运输生产量的持续增长,未来几年内资源瓶颈的制约将更加突出。对此,新疆机场集团努力提升现有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跑滑系统的运行效率。一是建设第二滑行道、提升跑道容量。在现有跑道北侧建设第二条平行滑行道及配套联络道,积极推进机场容量评估,将跑道高峰小时容量提高到30+1架次,提高了跑道利用率,同时积极配合空管局完善相关飞行程序、实施进离场分离和非全跑道起飞,大大提升了机场的运行效率。二是加强HUD、Ⅱ类精密进近等新技术应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冬季时间长、恶劣复杂天气特别是低能见度天气频发,对机场安全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此,新疆机场集团积极推广实施公共HUD特殊Ⅱ类运行标准等新技术应用,有效提高了低能见度条件下的运行保障水平,航班正常率显著提升。三是积极扩容增效,加快推进机场二、三跑道建设。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将在现有跑道以北平行建设第二、第三条跑道,以及附属的7条平行滑行道和7条垂直滑行道。
在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上下功夫当前,高度的信息化集成已经成为机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机场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实现从资源驱动型发展向效率驱动型发展的转型,就必须大力提升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对此,新疆机场集团一方面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加快开展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以机场改扩建为契机,全面升级机场信息弱电系统,为国际航空枢纽的打造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快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投资5000万元,升级改造机场航班信息集成系统、建设机场场面车辆智能化监视调度管理系统和跑道FOD监测系统,建设支线机场运营管理系统,将机场生产运行保障等业务过程数字化,并通过各种信息网络系统加工成新的信息资源,掌握机场运行状态;计划投资1.8亿元全面升级全疆机场视频监控、航站楼门禁、飞行区围界等安防系统,为机场安防业务提供支持。二是拓展信息集成范围。加强与空管、航空公司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和协作,将机场生产运营系统的集成范围由内部向外部拓展。三是大力推进“智慧机场”规划建设。做好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实现运行、管理、服务、商业、安防等方面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将在新规划航站区建设9500平方米的ITC信息枢纽大楼,将成为机场的数字神经中枢。
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纵观全球大型航空枢纽,一般均具有发达的地面综合交通网络。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新疆机场集团积极推进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快速地面交通网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积极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衔接。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计划于2018年建成通车,在机场设有两万平方米的车站,3个进出站口分别对应现有3座航站楼。新疆机场集团积极与轨道交通对接,不断优化规划设计,共同推动项目建设进度,项目投产后,从候机楼出口进站乘车最快仅需5分钟。二是加强与地面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接。优化航站区交通秩序管理,增加机场大巴及长途客运运营车次,协调地方政府加强出租车运营管理,增加公交线路,对社会车辆进出机场路线进行优化改造,有效提升了地面交通效率。三是利用机场改扩建契机构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新航站楼规划33.4万平方米的交通中心,其中敞开式停车库面积23.9万平方米,换乘中心面积达到9.5万平方米,实现旅客换乘地铁、公交、私家车、长途巴士等多式联运,人车分流、高效便捷。
在补齐设备和人力资源短板上下功夫
2017年上半年,新疆机场集团完成旅客吞吐量139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94万吨,保障飞行起降15.74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7.9%、2.1%、4.8%。其中,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008万人次,同比增长7.7%。运输生产量的持续增长与关键资源不足、保障能力不强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对此,新疆机场集团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运用改革创新思维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加大保障资源投入。紧紧围绕运行效率提升这个核心目标,不断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投资8700万元新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停机坪,投资3500万元改造安检信息系统和行输系统,投资1亿元为各机场购置除雪车等特种车辆,努力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二是补齐人力资源短板。针对管制、机务、航行等关键岗位专业人才结构性缺乏的现状,新疆机场集团一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持续招聘、引进、培养不断补充人员,特别是加大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对偏远贫困地区机场的员工在薪酬、职业规划、福利等方面加大倾斜。新疆机场集团将在未来加快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储备一支“留得住、干得好、用得上”的人才队伍。以实际行动为民航强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