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海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完成了全新改造,到底会对乘客产生多少影响?又能给繁忙的上海空港,带来些什么?
本周日(3月26日),历时两年多建设的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A楼及交通中心即将全新启用,这也意味着上海虹桥商务区机场东片区综合改造首个建设项目初显规模。
记者从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届时,目前在B楼运营的航班将全面调整到A楼运营,并将给旅客出发、到达流程带来许多变化。同时,B楼会随之封闭改造,预计全部工程将于2018年下半年竣工。今后,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A楼将主要承担国际/地区航班保障任务,B楼则主要以国内航班为主。
不久前,总部设于瑞士的国际机场理事会统计2016年全球最繁忙的十大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排名全球第九。而若以城市机场计算,上海如今全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一亿人次,成为全球第5个进入亿级人次航空“俱乐部”的城市。如今,上海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完成了全新改造,到底会对乘客产生多少影响?又能给繁忙的上海空港,带来些什么?
全新航站楼的四大亮点
作为中国最早的民用通航机场之一,虹桥机场的历史极为悠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与世博会时2号航站楼启用等多次改扩建,虹桥机场形成了如今1号、2号两座航站楼并行的格局。
与此同时,与更新的浦东机场、虹桥2号航站楼相比,1号航站楼陈旧的基础设施,在服务品质上已很难再满足现行航空服务规范要求,所在的虹桥东片区也难以匹配虹桥商务区的区域发展规划。“前几年出现的虹桥机场暴雨被淹的新闻,从某种角度说,正反映了虹桥机场基础设施落后带来的问题。”上海机场集团副总裁、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戴晓坚表示。2014年12月,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改造工程全面开工,主要包括1号航站楼改造、交通中心和市政综合配套一阶段工程3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造并不涉及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的功能定位调整,也不增加年旅客吞吐量设计能力。根据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虹桥机场总体规划设计终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其中,2号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主要承担国内航班保障;1号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主要承担港澳台、日韩包机等需要,并承担国际地区航班备降功能。
虽然未做增量,但全新的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A楼却在服务流程、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巨大改进,使虹桥机场进一步凸显精品国内大型航空枢纽的特点。戴晓坚介绍,从改造内容上看,全新的航站楼将呈现四大亮点。
1号航站楼、交通中心、地铁10号线实现旅客在一个屋檐下“零换乘”。通过一体化设计,航站楼、停车库、轨道交通将通过地下通道实现无缝衔接。通过在通道里设置大量无行李旅客值机办票柜台,旅客在穿越商业走廊时就可办理值机手续和登机牌,使旅客一出地铁,就像来到了航站楼。
扩充商业面积,为提升服务品质奠定基础。基于如今乘客出行对餐饮、购物、休闲的需求,1号航站楼的商业设施面积将从改造前的3500平方米增加至7425平方米,并增设退税点、ATM、银行、商业推广等商业功能设施。东方航空还准备在4楼打造专属贵宾室,面向国际、地区航班的旅客,成为东航、虹桥机场精品化服务的窗口,该贵宾室预计今年9月即将投入运营。
更新完善东区停机坪硬件,提升登机桥运作效率和旅客舒适度。据了解,1号航站楼空侧改造共有13座登机桥,其中A楼已经完成5座登机桥改造,包括登机桥内增设空调,将原有4座单头桥调整为双头桥等,提升上下客效率;增加飞机泊位引导装置,提升站坪运行安全效能;重新对机坪排水系统进行改建和新建,更新地下航油管线,适应新气候条件要求。
着力打造最优化旅客流程,最大限度缩短旅客步行距离,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升运营效能。A楼改造的核心是重新组织平面功能布局,原国内功能候机楼改造成为国际地区功能区,总建筑面积88848平方米。从建设最人性化机场角度出发,按照国际民航组织计算标准,安检之后到最远机位,旅客步行距离为370米,服务标准和2号航站楼相当。
建成现代航空服务集聚区
虹桥机场作为上海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以精品快线为主要特色,在机场服务中一直独树一帜,虹桥机场的“虹式手推车服务”、卫生间保洁指数,都曾在国际机场协会的全球机场测评中,排名全球第一。如今,改造完成的1号航站楼A楼,又能带给繁忙的上海空港什么样的全新内涵?
2016年12月,市委书记韩正在调研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改造工程时强调,随着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硬件改造设施逐步投入使用,虹桥机场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区位资源效率的提高,尤为关键。“安全是前提、服务品质是关键,所有的硬件设施都要围绕确保旅客安全、高效、便捷进出港这个核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全新的航站楼,周边虹桥东片区也已开始相关设施的改造升级。在上海“十三五”规划中,上海虹桥商务区已将“世界一流水准商务区”设为发展目标,着力打造最低碳、特智慧、大交通、优贸易、全配套、崇人文等特色的全球一流商务区。
戴晓坚告诉记者,虹桥商务区是上海重塑浦东—浦西两翼、实现国际化与区域化有机融合的重要区域。“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的改造,将有效提升1号航站楼的航空服务品质,引领和带动整个东片区建成现代航空服务集聚区,与西片区虹桥枢纽交相辉映,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型升级”。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具体的航空服务流程中,无论是进驻其中的东方航空、春秋航空,还是管理单位上海海关、边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也将推出一系列创新服务,优化通关环境、提升监管科技化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质,使上海空港外延的扩建与内涵服务的提升并举,也使得上海空港真正能够在旅客数量、繁忙程度不断增长之余,航班准点率、服务内涵能够得到更多提升。
毕竟,有志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更需要卓越的世界级航空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