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场空港 >

评论:减轻你的负担 未来机场要“智能”升级

发布日期:2017-02-06 来源:未知 下载此文章

 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人数在不断增长,安检要求在不断升级,未来想要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将会变得愈加困难。减轻旅客的出行烦恼,是机场与航空公司共同的心愿。

仅仅是因为航班延误和一些意料之外的小麻烦,就能让旅客对一座机场留下极其恶劣的印象,而通行顺畅没有波折,也可能给旅客留下“最佳机场”的印象。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之后,民航业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坏事传千里所带来的困扰。

机场技术开发商Unisys的行业应用与交通副总裁特里·哈特曼认为,对于机场管理者来说,若想提供便利与确保安全两者兼顾,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关键。

“9·11事件”发生之前,对于大部分旅客来说,在航站楼里快速顺畅地通行都不是件难事,但在恐怖事件发生之后,为了保障旅客人身安全,美国政府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颁布了新法案。美国成立了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

航空公司因此首度要求旅客至少在航班起飞两小时前抵达机场,而搭乘国际航班的旅客留给机场的时间则需更多。层层加码的安检措施成为乘机流程高效化的阻碍,以致旅客全程都会想到非便利措施带给自己的影响。

无论是用手翻行李,还是脱鞋、取出笔记本电脑,选择性筛查等措施,都有一个共通点,即阻碍安检设备的有效运行,导致旅客把乘坐飞机出行与繁琐的安检程序联系在一起。有挑战才有机遇,应以高效和安全为重点,不断完善安检相关操作规程,持续降低旅客出行压力。最终让旅客想起乘机出行就能感觉舒适愉悦,想要重复飞行体验。

机场如何不断升级,做到便利性与安全性两者可以兼顾的同时,减轻旅客负担?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则必须要提到“智能”。在技术行业,“智能”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一些智能应用和视觉解决方案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如今却已出现在了一些机场里。机场在实时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移动网络和大数据的应用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而这些进步让我们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

个性化服务改变了由“9·11事件”造成的安检新常态,让旅客更多尝到自助旅行的便利。在一些机场,旅客只要使用移动设备,就相当于在航站楼里请了一位导游。机场想要经营得更好,必须应用那些可以为旅客提供多更自由和灵活度的解决方案,诸如生物识别技术。

创建安全的唯一身份识别后,旅客不用出示登机牌、护照或身份证等文件,从办理值机手续到登机以及边境检查,只需在旅程的每个环节进行面部扫描即可通关。

依靠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行业能够追踪旅客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包括习惯优先使用何种设施。如此一来,当旅客再度到访同一机场时,后者即可立即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顾客,知道他们的消费习惯,掌握购物人群的特征分布等信息。

未来,为了应对市场变化的挑战,如何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机场如何保障安全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机场要想解决预算减少和设施老化的问题,就必须改变原有商业模式,做到不仅关注不断增长的旅客流量,还要把旅客的期望值纳入经营考量。

随着技术持续成熟和发展,旅行中人们原本司空见惯的一些常规操作终将发生改变,旅客的出行体验也会变得越来越好。机场、航空公司和旅客尽早认识到改变的重要性,越早开始行动,这一天就会越早到来。

上一篇:未来机场技术更新换代 颠覆整个入境体验?

下一篇:昨夜首都机场刚经历返程高峰 今天13万人飞回北京

主办单位:民航发展网     承办单位:北京盛世华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10-68160386    传真:010-88210800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其言论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

工信部备案许可:京ICP备190535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