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市到解散,复兴航空5年内历经了从巅峰到低谷的断崖式人生。值此两岸“冰河期”,华航和长荣又该如何“取暖”?
最冷的冬天
步履蹒跚的复兴航空还是没有熬过2016年冬天。
近日,台湾复兴航空宣布解散,此举创下台湾上市公司解散首例。复兴航空发言人记者会上表示,历经两次空难事故后,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已无法继续营运,将退出台湾航空业。
短短5年,复兴航空从挂牌上市、引进私募资金、购入宽体客机,曾被视为台湾航空业新星,以“小而美”姿态与中华航空、长荣航空并列航空三雄。
直至两次空难后,复兴航空元气大伤,在2014年度航空公司安全排行上,位列十大“最危险航空”之一,由盛转衰。
据悉,该公司解散的最主要原因,是本周二29日一笔约新台币23亿元的海外可转换公司债面临赎回压力,导致该航司终于撑不下去。
记者查阅其官网发现,复兴航空目前两岸航线共26条、每周共61班。
公开资料显示,复兴航空最抢手黄金航线包括每周3班的台北松山─上海浦东,10月搭载率约74%;同样每周3班的台中─上海浦东航线,搭载率约70%;以及10月搭载率有79%的台北松山─上海虹桥航线。
此外,松山─福州及松山─杭州也经营得不错,上个月载客率分别为68%及82%。
相关人士透露,复兴航空国际和两岸航线将由中华航空短期支援。由于日本、泰国航线属于开放天空,市场重叠性高,华航考虑用增班或是放大机型等方式提高载客人数,而两岸航线因涉及台商与旅客权益,成为最关键的焦点。
但台行政机构发言人徐国勇也表示,华航接手只是短期措施,之后会根据相关规定重新审议分配相关航权,台湾长荣航空、远东航空未来都有机会参与航线的重新分配。
抱团取暖
寒冬之下,台湾民航业格局已在倾斜,并且是短时间不可逆转的。
复兴航空的解散为华航、长荣也敲醒了警钟,其他台湾航企同样需
要考虑自己怎样才能适应这样的转变。
民航专家林琦表示,受政策限制原因,中华航空与长荣航空几乎不怎么依赖往来于中国大陆的中转乘客,因此进一步拓展航企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日前,中华航空宣布与荷兰皇家航空将扩大合作。自2017年1月9日起,台湾中华航空公司将启用全新空客A350机型于每周一、周三、周五和周六,即每周四班执飞台北-阿姆斯特丹航线。
据华航方面透露,此次双方扩大合作,均同意在台北-阿姆斯特丹航线上提供代码共享和包座服务,双方能在使用自身航班号的同时,为对方阿姆斯特丹-台北-阿姆斯特丹航线提供部分机票销售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此次合作,台湾中华航空台北-阿姆斯特丹航线将增加为每日一班。由此,华航在该航线上的密度将增加为每周11班次,在中国大陆市场转淡的大环境下,欧洲航线将成为华航未来主攻的新方向。
无独有偶,长荣航空也于近日宣布,自12月1日起,与同为星空联盟成员的印度航空以共挂班号(代码共享)方式联营台北—孟买航线,长荣航空飞航台北—曼谷、台北—新加坡之航班,印度航空则提供曼谷—孟买、新加坡—孟买航段。
长荣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曼谷航线目前飞航班表已达每周24班;新加坡航线则为每周14班飞航。
“与印度航空联营后,旅客可选择经曼谷或新加坡每天飞航的航班前往孟买,旅客可一票到底、行李直挂,将带给乘客更多的旅游弹性与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