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全国航班时刻表图例:颜色代表航班所用机型,圆圈大小表示一个机场的航班数量,线段箭头代表航班飞行方向。
1957年全国航班时刻表局部:以北京与沈阳之间的航班为例,根据图上信息可以看出,北京与沈阳之间的航班号为125,航班机型为立-2。从北京飞往沈阳的航班是每周三及周日北京时间7:40起飞,10:20到达;从沈阳飞往北京的航班是每周一及周四北京时间10:15起飞,13:10到达。
从图上看,1957年全国民航的单周国内及国际航班总量只有186趟。当时的民航局仍受空军领导,拥有的大多为前苏联飞机,其中客运有三种机型——立-2(Li-2)、伊尔-14(Il-14)和图-104(Tu-104)。而一张北京到上海的机票售价128元,还不是直飞,中途经过徐州、南京两站,分段计价为70—30—28元。
1963年,民航局改为国务院直属局,机型首次引入了英国飞机。目前能找到的1963年、1964年时刻表内页多为俄英双语,可能与当时的目标客户并非寻常百姓有关。而1966—1976年为“文革”时期,民航发展受到制约,其时刻表封面也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
到了1979年11月,中英双语的班期时刻表里刊登了东芝的广告,国际航线统一加上了代号CA,使用波音707、伊尔-62、安-24等大中型客机。与1957年相比,此时的航线已经丰富不少,曾经只有11条航线的西安已经出了自己的班期表,一张地图上再也塞不下全国所有航班的起降时间、机型等信息了。
1980年代:民航开启企业化改革
1980年,民航局不再由空军代管,改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并开始企业化改革。据当年班期时刻表的前言部分,大陆地区有163条航线连结80个大中城市,已开辟12条国际航线,并首次引进波音747 SP型客机。宽体飞机开始被广泛使用,对机场等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后,中国民航又分别于1987年和2002年推进了制度改革,航线开辟和机场建设飞速发展。乘客们早已不再依赖航班时刻表出行,只剩这些年代久远的印刷品停留在时间里,诉说着最真实的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