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8月5日电(记者 陈成沛)2014年9月,当台湾第一家本土廉价航空公司(简称“廉航”)——台湾虎航开航迎客时,岛内航空业者还寄希望他们能迎头赶上,在当时,国际廉航蓬勃发展,台湾在该领域起步已晚。同年底,另一家台湾本土廉航——台湾威航也开航了,两家航空公司比票价、比空姐、比飞机餐,干劲十足。然而好景不长,昨日,威航扛不住亏损,惊传收摊危机。台湾虎航也面临生死挣扎。
内外交困,台湾廉航玩得很辛苦!
受复兴空难所累 威航命运多舛
作为复兴航空旗下的威航,这一路走来可谓命运多舛。其实“台湾第一家本土廉航”这一头衔原本是属于威航的,它原本想抢在台湾虎航之前开航,未承想,2014年7月,复兴航空发生澎湖空难,威航开航时间延到同年12月,比台湾虎航晚了3个月。雪上加霜的是,威航开航不到两个月,2015年2月,复兴航空又发生南港空难。
这两次空难令复兴航空元气大伤,无力顾及百分之百转投资的威航。岛内舆论指出,威航等于背了非战之罪,“复兴自身都面临调整转型,加上与威航的品牌差异化小,威航的挑战更大。”
台湾开南大学航空管理系副教授叶文健分析称,台湾廉价航空起步已晚,成熟度比不上国际廉价航空,条件已不是很有利,复兴航空的空难还接连发生两次,威航规模小,还能撑这么久已不容易。航空公司是烧钱的行业,比谁气长,现在母公司都很困难,威航若结束也不意外。
来自台湾民航部门的最新消息,威航已经考虑直接关门或是并入复兴航空。
本土廉航致命伤 没有岛内市场
虽然背后有台湾华航和新加坡虎航这两大“金主”,但台湾虎航的经营状况也是不容乐观。和威航一样,台湾虎航开航不到2年,亏损都超过新台币10亿元,这个数字占到了资本额半数以上。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因为台湾本土廉航有个致命伤——它以国际航线为主,没有岛内市场,而国际廉航像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主要以国内航线为主,而大陆的春秋航空,虽然也有经营两岸航线,但大陆市场仍是其大宗。
常年往返两岸的台湾庆丰公关公司总经理周义丰就是春秋航空的忠实拥趸。他告诉导报记者,上个月他从台北飞上海班机,订了春秋航空单程800多元人民币的机票,这看似便宜的票价里面却藏了不少玄机,如行李超重、机内餐点等服务都要额外收费,“最特别的是空服员还要身兼销售员,说学逗唱样样来,最重要的是将产品卖出去”。据了解,春秋航空逆向获利,机内销售金额占了不少比例。这也是廉航生存的一大门道。
缺大陆黄金航线 拓展难上加难
根据台湾民航部门统计,2004年开始有国际廉航进入台湾市场,目前加上台湾虎航与威航,共有20家廉价航空经营台湾航线,2013年也有大陆的春秋与吉祥两家廉价航空飞进两岸航线。去年廉航旅客量约470万人次,约占台湾全年航空旅客量13%。
从现况来说,台湾本土廉航的航线设置跟其他国际廉航重叠航路,品牌价值却没有其他廉航响亮,价格上也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而原本押宝在两岸航线的他们,随着5·20之后陆客赴台游人数下降,两岸航班缩减,没有大陆黄金航线的台湾虎航、威航想要在大陆拓展市场更是难上加难。
正如华航前董事长孙洪祥说,2014年成立台湾虎航除了看好东北亚市场,还有一个原因是两岸关系不错,大陆市场也是一个契机。现在两岸关系停滞,契机反倒成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