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航空运输 >

从飞行员角度看 “航班正常性”还有提升空间吗

发布日期:2016-07-19 来源:未知 下载此文章

从飞行员角度看 “航班正常性”还有提升空间吗

  图:出差狂人的夏季噩梦:有一种痛叫“航班延误”

 

  “航班正常性”的通俗说法就是航班准点率,这是衡量民航运行品质以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之一。因为它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太多,属于多因一果,是当今民航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中国民航通过积极挖掘潜力、加大技术投入和重拳整治航班延误问题,使航班正常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尽管如此,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央视名嘴白岩松在今年6月20日的《新闻1+1》中,借前大使吴建民之不幸车祸,抛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话题:究竟是谁“害死”了吴建民?围绕飞机晚点问题展开议论,白岩松提出了一个假设:大使坐的飞机,本来应该是12点多到武汉,可飞机延误了。接吴建民的司机,呆在机场时间长了,疲劳了,开着开着就犯困了,于是就出车祸了。假如航班不晚点,也许吴建民事件可以避免。白岩松脸色阴沉、眉头深锁,将矛头直指航班延误。业内人士觉得这种逻辑推理非常勉强,但毕竟那班飞机确实是晚到了。

  图:央视调查国内航空:仅4%乘客未经历过航班延误

  从飞行员角度来看,提升“航班正常性”还有没有空间呢?

   运输航空的飞行运行,主要涉及管制员、飞行员、航空器之间的互动,三者构成了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管制员根据航空器的位置和动态给飞行员下指令,飞行员根据管制指令操纵航空器,航空器的实际运行状态和参数又反馈给管制员,以便给出下一轮管制指令,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闭环。之前抓航班正常性,主要是从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系统的勤务保障上挖掘潜力,随着机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如果不进一步开阔思路,繁忙区域的航班延误程度会更加严重。因此,作为驾驭航空器的飞行员,应该在提升航班正常性的努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飞行角度来提升航班正常性,以下途径可供参考。

  一是配合空管单位,逐步缩小航空器运行的实际间断。虽然我国民航颁布的间隔与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基本相当,但空管单位在各类间隔标准的掌握上,为了给机组预留更大的安全空间,层层扩大间隔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带来的结果就是同样的航线、同样的空域,运行的航班量会下降。实际上,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建设,中国民航空管单位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不论是规章标准还是人员素质,应该说基本达到了进一步缩小航空器运行间隔的管制基础。另外,机载设备(自动飞行、导航、防相撞、气象雷达、通信等系统)性能和精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加上经过一系列现代飞行理念和新型飞行技术的培训,飞行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航空器性能、导航精度和飞行员整体能力上讲,完全具备了进一步缩小航空器运行间隔的客观基础。同时,运行繁忙的地区,早已实现了雷达管制。按照《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的第二百三十一条雷达最低水平间隔标准应当按照如下规定:“进近管制不得小于6千米,区域管制不得小于10千米。”飞行过程中,只要不小于这个间距,就是合规的。当然,为了保证安全,在各运行区域设置了相应的安全间隔标准。如:前后起飞离场或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其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最低标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前机为重型机,后机为重型机时,不少于8千米;

    前机为重型机,后机为中型机时,不少于10千米;

    前机为重型机,后机为轻型机时,不少于12千米;

    前机为中型机,后机为重型机时,不少于6千米;

    前机为中型机,后机为中型机时,不少于6千米;

    前机为中型机,后机为轻型机时,不少于10千米;

    前机为轻型机,后机为重型机时,不少于6千米;

    前机为轻型机,后机为中型机时,不少于6千米;

    前机为轻型机,后机为轻型机时,不少于6千米

  上述数据,只是为避免尾流影响而设置的雷达间隔的最小值,实际运行过程中,可适当增加一定裕量。当然,间隔越大,安全裕度就大,空中相撞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但是,安全和效率,是一对矛盾,只有统筹兼顾,才能实现又安全又畅通的目的。

  作为飞行员来说,要熟知这个标准,增加全局观念,对相互影响的各个航空器,作到心中有数,主动维护和守住这个间隔底线。飞行员、管制员相互理解、密切配合。飞行员要主动配合管制员的指挥调配意图,同时要将空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精炼准确地报告给管制员。管制员胸中有一方立体图,航空器是其中一个个运动着的点,合理调配它们之间的间隔和位置,争取在同样的空间,放行更多的飞机。

  国际上,许多繁忙机场的管制指挥,都在缩小间隔方面大做文章。如2015年10月22日起,香港机场管制在合适的机型中使用3.5海里最小落地间距。为达此目的,香港机场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机组应该最大限度地落地后尽快脱离跑道,避免为了滑行或停机方便而延迟脱离跑道,除非ATC主动提供;通常着陆指令会在距离接地点1海里略前或高度400英尺时发布,要求机组交叉检查明确着陆指令后才能落地;ICAO尾流间隔照常适用。

  我国民航也在总结、研究和推广缩短占用跑道时间的飞行方法和管制方法,如2013年浦东机场曾进行了大胆尝试,相关航空公司密切配合,起降效率明显提高。当然,缩小间隔的运行,后机可能会受到前机“尾流”的影响或者可能会面临后机已经着陆而前机尚未脱离跑道的风险。因此,在进近过程中,机组要随时评估与前机的距离,随时做好复飞的准备。

  二是条件具备,尽量使用目视进近技术。目视进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起落航线”,远比仪表进近需要的空间要小,起降效率至少要高3-4倍。当然,目视进近对天气条件、对飞行员的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弄不好,容易导致进近失败。但反过来看,经常飞目视起落,“动手”的机会多,对提高和保持基本的飞行驾驶术有非常好的作用。熟能生巧,飞目视起落,不是难事。有条件的机场、天气适合的时段,应该积极申请飞目视起落。

  三是推进“自由飞行”理念,主动保持间隔,主动防相撞。过去是程序管制,靠时间或者距离来调控秩序,避免空中相撞。这种模式,飞行员处于被动状态,单纯靠控制员来调配间隔。而今,机载设备(导航数据库数据精准、GPS等定位精度高、TCAS防相撞系统可靠性)精良,飞行员对空中相关扇区内的飞机动态一目了然,相对位置的参数提供及时准确,也就是说,飞行员完全具备了主动维护空中秩序的条件和能力。这个时候,要充分发挥飞行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入“自由飞行”的理念,给飞行机组适当增加保持与调整飞机间相互间隔的任务。如高速公路上,司机的职责,除了驾驶汽车还要主动控制与前车的距离。这样使空中交通秩序,得到飞行员和管制员的共同维护,运行效率肯定会显著提升。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完善符合运行规律、性能优化的进离港程序。正常情况下,机组在进离港运行中,要严格飞行程序、飞行速度、高度和航迹基本统一,便于管制员调配;如遇雷暴云团,管制员可将绕飞的主动权,交由机组负责,管制员辅之以间隔提示和限制区预告。参照国际民航通行做法,适当放松对“雷击”事件的安全关注等级,防止机组过度绕飞(见云就躲)。实际上,我国民航针对“雷击”的安全定性已经调整为“飞行中遭雷击、电击、鸟击或其他外来物撞击,造成航空器受损。”如果航空器没有受损,则并不构成事故征候。

  四是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率的关系。安全与效率并重,重新评估目前空管的安全监控项目和指标,只有“最小间隔”而无“最大间隔”,防止间隔越拉越大。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让航空器在合理的安全区间运行,提倡相对安全,精准管控。目前的空管设备设施监视能力,飞机机载设备性能,飞行规章和飞行员遵章守纪、标准化操作能力,与过去相比,已经不是一个量级,不必额外增加过多的安全裕度。如常态化的“偏置飞行”、偏大的飞行间隔、过早地穿越下降到低高度、过死的高度调配,这些貌似“经验”的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管制员和飞行员的安全负荷,但却损耗了宝贵的运行效率。因此,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按照民航“12334”的发展改革方案,用改革的思维和方式,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率的关系。要加大对管制员、飞行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尤其是对飞行机组,要增加类似繁忙空管条件下运行的专项训练,以职业飞行员的姿态,主动配合和执行管制员的管制指令。分类试点,逐步推开,通过管制员、飞行员密切协作,争取与国际民航组织的间隔标准同步,逐步过渡到执行“最小间隔”。

上一篇:欣丰虎航空公司:新加坡廉价航空公司

下一篇:运营出现瓶颈 台湾虎航、威航暂缓扩张计划

主办单位:民航发展网     承办单位:北京盛世华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10-68160386    传真:010-88210800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其言论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

工信部备案许可:京ICP备190535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