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一早,从杭州飞往毕节的长龙航空GJ8823航班,飞机起飞后不久突然返航,原因是乘务员在前舱看到了疑似老鼠的踪影。
这则新闻瞬间被刷屏,其实放眼全球,几乎每年都有航班因老鼠、蛇、蜘蛛等一些“不速之客”的出现而延误或停飞的情况。
2006年6月21日晚间,东航一架空客A300型飞机在从北京飞往上海的飞行途中,发现机舱内有一只小老鼠活动。飞机当晚安全降落后,东航便开始全力抓捕这只老鼠。不过,在没有确认老鼠已经死亡或者离机的情况下,这架飞机只能暂停飞行任务。
2006年12月14日,当沙特航空公司一架满载200多名乘客的空客飞机正在万米高空飞行时,80只老鼠竟突然从一名乘客的背包中“胜利大逃亡”,并在机舱内四处乱窜,所有乘客都被吓得魂飞魄散。飞机紧急降落后,7名捕鼠专家展开了近1天的“灭鼠大战”,才终于将所有老鼠全部歼灭。这次意外堪称世界民航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老鼠惊魂”事件,携带老鼠的乘客被沙特警方逮捕。
2007年4月7日,一只小白鼠窜进越南河内机场中的一架波音777客机,造成这架从河内飞往东京的越南航空公司(Vietnam Airlines)航班延误了4个多小时,直到8日凌晨4点才起飞。据越南媒体报道,受到白鼠“骚扰”的飞机载有多名乘客,兴奋的小白鼠在机舱中尽情“撒欢”,让机师们很是紧张,他们耗费了4个多小时才将白鼠除掉。
2014年8月6日,印度航空机组人员在一架A321客舱中发现老鼠。这架空客A321从加尔各答起飞,当其在印度新德里国际机场着陆,乘客开始走下飞机时,机组人员注意到飞机上有老鼠。正常情况下,飞机需要立刻为下一次飞行做好准备,但是由于发现老鼠,这架飞机已经停飞,并利用熏蒸法消灭上面的老鼠与害虫。
2015年12月31日,印度航空一架从孟买飞往伦敦的飞机上,有旅客惊叫看到老鼠,机长因此决定返航。印航表示,尽管尚未证实飞机上有老鼠,但考虑安全问题公司会对这架飞机进行全面消毒,同时也将进行调查。
2007年10月31日,科威特半岛航空公司一架由埃及亚历山大飞往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的班机由于一只老鼠蹿进飞机内,导致航班不能起飞。机长为了保证飞行安全,要求已登机的132名旅客全部下飞机。15个小时过去,老鼠还是没有找到。航空公司向焦急等待的旅客提出了4个方案以供选择:第一个方案是改乘当天飞往科威特的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第二是全额退票。第三是改乘该公司第二天的航班。最后一个是继续等待,直到抓住老鼠。
2016年2月19日,深圳航空黑龙江基地的机务在对一架B737-800客机进行航后例行检查时,突然发现一只老鼠逃窜出来。值班机务马上报告班组长,并组织人员对客舱各个角落进行检查,在客舱发现老鼠屎并有被老鼠咬过的痕迹。当晚,黑龙江基地维修部通知总部并与基地领导协调,立即组织飞机停场捕鼠。
那么,为什么一只小小的老鼠,就要让航空公司如此大动干戈?
首先,老鼠或其他啮齿动物会在一些隐蔽的地方啃咬飞机上的电线甚至管路。这些破坏所带来的危害从损坏阅读灯到引起火灾不一而足,甚至可能因破坏关键的飞行控制系统而使一架巨大的飞机坠毁。
其次,老鼠会传播各种人畜共患的疾病,对人类危害大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在飞机这种较为封闭的空间里,倘若老鼠身上带有疾病,则非常容易传播。所以在灭鼠之后会对相关飞机机舱进行全面的消毒和及检验检疫工作。
最后,飞机上突然出现老鼠这类的活物容易引起乘客的恐慌,影响飞行安全和航空公司的形象声誉。
好在,到目前还没有因动物而导致飞机坠毁的记录。这当然离不开机组和机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关于如何捕捉飞机上的老鼠,长龙航空总工程师刘建军向记者介绍了航空公司灭鼠作战的步骤:
1.飞机下客期间,安排专人负责机位和飞机现场监督检查,配合检验检疫、灭鼠公司做好客舱和货舱的清舱与现场检查;
2.下客结束后,组织人员对飞机驾驶舱、客舱、厨房、盥洗室、货舱、电子舱分别进行隔离检查,搜索老鼠或鼠迹;
3.按专业灭鼠公司要求,在飞机驾驶舱、客舱、厨房、货舱、电子舱区域和走道通道铺设专用粘鼠板和诱饵;
4.按照空客手册标准程序,执行熏除消毒法,封闭飞机灌充指定气体,灌充结束后封闭飞机12小时,之后开舱检查飞机捕鼠灭鼠熏除情况;
5.最后在经过专业人员上机查看后,方可恢复至可用状态。
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根据记者拿到的一份文件,长龙航空此前就处理过一次捕鼠工作,为了确保绝对安全可谓穷尽各种途径,经历了各种周折。
*发现老鼠的当日15:30分,公司相关部门就捕鼠工作进行讨论,提出多套捕鼠方法,其中维修工程部按照AMM手册要求提出采用二氧化碳熏蒸法进行捕鼠,人力资源部医疗卫生室提出采用铺设粘鼠板和滑石粉进行捕鼠。
*当日17:30分,公司聘请的专业捕鼠公司开展第一次捕鼠工作,通过在机舱布置粘鼠板和滑石粉进行灭鼠,并结合空客公司“二氧化碳熏蒸捕鼠”程序往机舱灌入800公斤二氧化碳。(据记者了解,这一灌成本可是近万元)
*次日11:00,开舱检查未发现老鼠。
*次日13:00,公司组织召开捕鼠专题会议,提出要确认“二氧化碳熏蒸捕鼠法”是否有效,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否足以使老鼠致死,建议再实施一次捕鼠工作,并考虑买两只活鼠放入机舱作为对比。
*次日23:45分,公司采用“二氧化碳熏蒸捕鼠法”开展第二次捕鼠工作,并采购了二氧化碳浓度探测仪,确保机舱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手册要求,同时采购了2只活体老鼠分别放置在客舱第10排的地面和行李架上作为对比试验。
*第三日11:45分,在此开舱检查,悲催!作为试验的两只老鼠一死一活(地面的老鼠死亡,行李架上的老鼠未死)。
*第三日13:00,公司组织召开第二次捕鼠专题会议,空客代表,维修副总,总工程师及相关领导与专家进行探讨,寻求其他航空公司、检验检疫部门、空客公司和灭鼠公司的帮助,处于安全考虑,决定采用鼠迹排除法进行第三次捕鼠。
*第三日17点左右,公司开始第三次捕鼠工作的布置,通过铺设滑石粉和粘鼠板进行捕鼠,并于18:38关闭舱门,24小时后开舱。
*第四日18:38分,开舱进行检查仍未发现鼠迹。
*第四日19:05分,维修工程部将检查结果通报运控中心。公司结合老鼠48小时必须觅食的特性,判断机舱内已无活体老鼠,决定放行飞机。
一场捕鼠大战,耗时四天!
在国外,为了避免“不速之客”的登机,机场和机务人员也都想了不少好方法,比如用特殊的器材将飞机的起落架围住,这样就能避免飞机停场时有老鼠通过起落架爬上飞机;荷兰的希波机场还曾请花农专门在机场周围种植郁金香,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美化机场周边的环境,而是因为郁金香的气味可以有效地阻止机场周围的鼠类闯入机场。
可是即使大家想出了各种妙招,老鼠还是防不胜防。对此,有航空公司对记者建议,目前对于如何捕鼠防鼠,政府方面也可以出台一些统一的咨询公告,否则每家航空公司内部自己做决策,就要看航空公司的安全意识和捕鼠水平了。